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部分,逃宮棄嫡(清穿),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花卉解說,她完全可以憑藉這一點激起那位十公主的興趣。只不過,在眼下這個冬末初春的季節裡,花開的品種並不多,這金邊瑞香便是其中之一。
金邊瑞香的花語是“祥瑞、吉利”。陶沝一筆一劃地在紙上寫完,想了想,又在旁邊添了一首自作的打油詩:“牡丹花國色天香,但無奈今朝未放。瑞香花金邊最良,可否得佳人欣賞?”
陶沝寫畢,把墨輕輕吹乾,將紙貼在剛才的花瓶之上,這才小心翼翼地抱去鹹福宮送給十公主,順便還準備了一對小小的掐絲銀耳環送給十公主的那名貼身小宮女嵐霏。而嵐霏因為前日裡已經得過陶沝的好處,此番自然也不敢輕易怠慢,態度恭恭敬敬地將花瓶送了進去。
只是還不到一會兒,她便又急匆匆地跑了出去,滿臉遺憾地對陶沝搖搖頭,輕聲道:“公主已經看過福晉送的花了,但只問了是誰送來的,奴婢回話之後,她便讓奴婢擺花到窗邊上去,其他的就什麼也沒有說……”
“那……她有沒有看貼在花瓶上的那些字?那時候有什麼不同的表情麼?”
嵐霏描述的這個結果無疑是在陶沝的預料範圍之內,改變人的性格從來都是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的,她從沒想過光憑一枝花就能輕易打動那位蘿莉公主的芳心,她只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寫的東西能不能奏效,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好。
“這個麼……”嵐霏歪著頭,很是仔細地回想了一會兒,最終卻是衝陶沝惋惜地搖了搖頭,答道:“回九福晉的話,沒有。瓶上的那張紙,公主只看了一眼就叫奴婢撕了去,其他什麼表情也沒有……”
“是……這樣啊?”聽嵐霏這樣一說,陶沝不免洩氣,失望地嘟起嘴發悶。不是吧?效果居然這麼慘!真是太侮辱她的聰明才智了……不行!明天,再接再厲!
隔日的清晨時分。陶沝又故技重施地拿著剪刀去御花園繞了一圈。這次看中的是一株蕊蝶春蘭,據說,這可是御花園裡少有的珍稀品種。
陶沝想了想,乾脆連花根也一起挖了帶回,又差綠綺找來一個花盆,直接栽了進去。這一次,她不只在花盆上貼紙書寫了此花的花語“美好事物”,還額外抄了一首蘇軾的《題楊次公春蘭》附上。準備完畢,再次屁顛屁顛地衝到鹹福宮那位十公主的住處,死乞白賴地央著嵐霏再次幫忙送進去。而這次,她得到的回答是,公主皺了皺眉。
皺眉總比面無表情好,這總算也是向前跨越了一大步……至少那位十公主沒把花給扔出來。陶沝極具阿Q精神地想。
於是,第三天,陶沝再接再厲送上的是一株花語為“春光明媚”的迎春花。而除了花語之外,她還簡單地默寫了一則關於迎春花為何會有“金腰帶”這個雅稱的小故事。據說,十公主這次看了那則小故事很久。
第四天送上的是粉色的瓜葉菊。整花幽雅動人,而花瓣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猶如天鵝絨般漂亮的光澤,此花的花語是“持久的喜悅,長久的光輝,以及閤家歡喜。”
為了進一步推陳出新、不走重複路線,陶沝決定在花之小故事的基礎上,再多默寫一首關於瓜葉菊的歌詞,就是小時候唱的兒歌的那種,念起來甚是琅琅上口。
根據小宮女嵐霏的事後反饋,十公主這一回的反應算是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不僅認真詢問了此花究竟是誰人所送,還詳細問了那則小故事的出處,連同兒歌也一併沒有放過。
聽聞此言,陶沝終於露出了這幾天以來的第一個笑容。果然啊,堅持就是勝利,創新才有奇蹟!
第五天,陶沝決定對御花園裡那株新開的杏花樹下手。
杏花屬於變色之花,初開之時,滿樹豔紅,猶如紅雲朵朵,胭脂萬點,景緻最是宜人。若不趁此時將花摘下,待謝落之日,花瓣即會變得純白如雪,絕勝南陌碾作塵了。
雖說陶沝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後者的顏色居多,但是她現階段送花的物件畢竟是那位性格頗為自閉的十公主,解抑除鬱,貌似還是用顏色比較豔麗的花朵為好——只有色彩繽紛的自然顏色,才能更好地刺激人體的各項感官系統。
陶沝高高地半仰著頭,眯著眼睛站在那棵杏花樹下,左右手來回揮舞著剪刀,腦袋裡則是拼命思考著待會兒要在那張貼紙上寫些什麼詩句才比較應景……唔,對了,乾脆就選北宋那位有名的“紅杏尚書”——宋祁的一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吧!
據說,古代詩人大多認為在雨中觀賞杏花最是迷人。而陶沝此刻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怎樣做才能把樹上的花給摘下來。她死死地拿眼直盯著面前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