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8章:恐懼源於未知,洪武生存指南,裴玄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扯淡!
至少現有條件下,朱塬找不到對腳下巨舟發揮的地方。
也不是沒想法。
想按個蒸汽機……
啐!
還是要一步步來啊。
先回到即將開展的事情本身,運糧。
這些日子閱讀各種資料,詢問各色人等,朱塬已經大致有了自己的思路。
是否可行……
還是那句話,一步步來。
傍晚時分,船隊停泊在江陰。
其實連夜航行也沒問題,這樣明早可以到太倉,如果運氣好遇到順風,明日傍晚就能抵達明州。
華高堅決不同意。
朱塬做出了一半妥協,另一半,是沒下船,不想再折騰這江陰小城,畢竟這一行二十多艘船隻,三千多人,上上下下就是一場大熱鬧。
朱塬不讓人下船,也算是練兵。
畢竟這船上很多人之後都要出海,少則十天多則一個多月都別想靠岸,就當提前熟悉一下。
順帶測試剛剛造好的儀器。
牽星儀。
朱塬起的名字。
熟悉古代航海的,大概都聽說過牽星術,簡單來說就一點,測量北極星的角度,以確認緯度。古人不一定有緯度的概念,但也知道不同位置北極星與地平線之間的角度是不同的。
傳統的牽星裝置,叫做牽星板,六塊大小木板,手持木板伸長手臂進行對照,哪一塊對上了北極星,大概就是結果。
想想都粗糙。
知道了原理,朱塬最近設計的牽星儀,其實也很簡單,一塊三尺見方的木板底座,上面安裝一個只有鋼筆粗細的觀測銅管,用於觀測北極星。銅管連線可跟隨轉動的指標,指標旁立著零到九十度的半弧形刻度尺,其實就是一塊豎版,半徑與正方形的木板底座相當,因為夠大,刻度非常精細,能夠達到零點一度。
再就是,木板底座四角裝有水平尺,就是後來依靠液體水平原理的那種,確保底座水平。其實水平尺也很早出現,不是新鮮東西,朱塬這些日子翻閱的《夢溪筆談》裡就有記載。
老天爺都配合,今夜大好晴天,滿天星斗。
這次觀測不僅引來了整個船隊所有稍稍上得了檯面的文武官員圍觀,還設立了外圍崗哨,嚴禁閒雜人等靠近。一群人好似要進行什麼神秘祭祀的架勢。
確實也沒人覺得這是一件平常事。
就像是‘家學淵源’的劉璉,白天時看到地球儀,那眼神……好像白蟻精見了一大塊木頭,朱塬真怕他啃上去。
這牽星儀也一樣。
因為按照朱塬給出的理論,牽星儀真有用的話,就可以相對更加精確地測出明州到膠州的距離。
很簡單。
地球八萬裡直徑,每一個緯度,大概222裡,更何況,這牽星儀還精確到零點一度。
雖然這演算法誤差非常大,有經度偏差,地球也不是個標準圓,但,推翻當下動輒萬里海路的說法,已經綽綽有餘。
哪有萬里之遙?
朱塬記得一句話,恐懼源於未知。
海洋實在是太大,存在太多未知,讓人恐懼,因此使得古人長達數千年時間不敢輕易探索。
當下,如果大海不再那麼神秘,再說開拓海洋,也就不再那麼讓人望而卻步。這也是朱塬之前日夜趕工做出了地球儀的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