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學分制,洪武生存指南,裴玄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耳小聲交談甚麼,識趣地退到明遠堂門口等待。

朱塬在和華高討論即將放去南下的‘官方海寇,之事。

將要離開,哪怕到了金陵還是照舊,到底不如這邊方便,這幾天就必須把一些緊要事情儘快安排下去。

計劃中的那批官方海寇,大概會有兩千人,已經聚集完畢,只要北風一起,就會有一批船隊悄然離開明州。

首領是朱塬很早就內定的宴荀。

朱塬本來是堅持全海寇陣容的,不過,事情的結果,到底還是新增了大概五百人的官方人手,大部分是老兵,就地退役,將來出什麼事情,大明是不認的,另外還有少數拱衛司的精銳密諜。

再就是,一眾海寇的家卷還是被強制留下,算是人質。

這是反覆來回幾次磋商後老朱親自敲定的方案,華高也更認同,朱塬只能答應。

商量過這件事,朱塬與華高出門,見薛戍湊上來,之前也注意到他,問道:“什麼事情?”

來到庭中,薛戍等朱塬與華高再次道別,目送海軍都督大人走向院門,一邊拱手道:“翰林,營海司昨日頒佈那份禁止民間海捕告令,下官覺得不妥。”…

深秋天氣愈發寒涼,朱塬今天穿了一件偏厚的白色輕裘,本該翩翩小少年,當下卻很沒形象地攏起雙手,同樣目送著華高離開,附和點頭:“我也覺得不妥。”

薛戍愣了下,卻是順著朱塬語氣道:“那麼……下官請翰林收回成命。”

朱塬搖頭:“我不。”

薛戍:“……”

這怎麼突然有種少年人耍性子的感覺?

等華高出了正院門,朱塬轉向自己辦公室,一邊對繼續跟上的薛戍說道:“本來呢,我是打算溫和一些的,官捕和民捕可以並存。但,有些人太得寸進尺,開了口子就要得隴望蜀,那就只能讓他們得不償失了。嘖……連續三個‘得,字開頭成語,我還是很有文化的,對吧?”

很有文化……

如果不說某人明顯的對經史典籍半通不解,其他雜學,倒是堪稱淵博。

嗯。

薛戍微微搖頭,晃過這個問題,看向進屋後走到書桉邊坐下的朱塬:“翰林可曾想過,你如此作為,要斷了多少人生計?”

朱塬從辦公桌上厚厚一疊待閱檔案裡拿過一份各個海貿公司申報上來的貨品目錄和預算相關。

新一批的商隊即將在北風起後從泉州和廣州口岸下南洋,這段時間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

說起來,北上高麗、日本的商隊也會趁著北風開始返回。

翻開檔案瀏覽著,朱塬一邊對薛戍道:“今冬之前,大明沿海漁戶,願意併入營海司的流民散戶,還有一些想要轉向從事漁業生產的普通民戶,以及相關產業的匠戶,等等,都會完成入籍錄檔,今後由營海司統籌進行漁業生產,這些百姓將得到足夠的生活保障。那麼,你說說,我斷了誰的生計?”

營海司的管轄範圍不知不覺在擴大,這也是老朱點頭後的結果。

曾經歷史上,老朱開創明朝,延續了元朝的戶籍分類政策,特別是軍戶世襲,在朱塬看來,這絕對是最糟粕的制度。這次營海司的戶口統計,還有即將到來各類戶籍都能參加的科舉,算是朱塬持續遊說之後對曾經發生歷史的一種大幅扭轉。

朱塬堅持最基本的一個道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完全被切斷與周邊交流的水塘,只會逐漸淪為一個死氣沉沉的臭水坑。

薛戍無法領會朱塬這番回答幕後的特別意涵,只是專注自己今日的目的:“翰林,還有諸多擁有船隻又不願入籍營海司的百姓,他們在農閒之餘,也需靠捕魚補貼生計。”

朱塬用鋼筆在其中一份‘鐵鍋,專案上標了下,隨口道:“那就繼續唄,大海那麼大,他們若只是捕魚自用,營海司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管。”

薛戍愣住。

這……

這麼不專業的嗎?

你這麼說,還讓我怎麼接?

朱塬見薛戍好一會兒不說話,抬頭瞄了他一眼,再次低頭,把文書翻了一頁,接著道:“你很聰明,又懂得變通,應該知道我為何會發布這項禁令。而且,我也不是為了和誰置氣,我在考慮的,是這片土地……嗯,還有我們的海洋,之後百年千年的事情。一方面呢,我不希望剛剛興盛起來的營海司被人掏空,成為某些人的牟利工具。在我看來,他們的想法和在陸上進行土地兼併差不多,這很嚴重。另一方面,咱們對大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異界當天帝

囧遊神囧

舊書

李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