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喝,如果朝廷不收糧食,改收生絲,老百姓肯定受一道盤剝,隨後糧價暴漲,又是一道盤剝,一頭牛剝兩層皮,你想殺人就直說,用不著拐彎抹角。”

徐景昌大驚失色,好厲害的朱大胖子啊!

“你怎麼能如此敏捷?”

朱高熾不客氣道:“表弟,父皇打了四年,我在北平守了四年,專門負責錢糧,你真當我什麼都不懂啊!”

低估了大胖子,徐景昌無奈嘆息,早知道這樣,就擁立老三了,他看起來比較傻一些。

“殿下,這事其實還有希望,只不過不能讓朝廷來做,應該換個人站出來。”

“誰?不會是賢弟吧?”朱高熾狐疑道。

“怎麼會!我才不願意受累呢!”徐景昌笑道:“依舊是漢王殿下,讓他去收購生絲,和老百姓簽下約書,由他借貸百姓,購買糧食,渡過災年。他收購生絲,織成絲綢,賣給市舶司,作為下西洋之用,如此一來,豈不是皆大歡喜!”

徐景昌雖說歷史不算太好,但是對神劇還是有點心得的。

以改兼賑,兩難自解……這是個不錯的想法,但為什麼做不下去?

其實從賬目分配上面,就一清二楚,二十年間,織出來的絲綢,二百萬匹交給了宮裡,一百萬匹被各級官吏分潤,剩下一百萬匹,用來購買生絲,維持生產,艱難運轉。

絲綢的利潤是不小,但是按照這個分配比例,地方上能剩下多少?

老百姓要活著,商人要維持生產……必定有人要割肉補瘡,誰都不想犧牲,那就只有魚死網破。

所謂改稻為桑的根本目的,不是富國裕民,而是第一集就講明白的填補虧空,織出來的絲綢一分一毫,都要充實國庫。

從一開始就是錯的,結果也註定了南轅北轍,天差地遠……

“殿下,漢王主辦此事,朝廷只是協調監督,提供部分錢糧,救濟災民。生產出來的生絲,要有個合適價格,糧價又不能過高。可以發動邸報監督落實情況,隨時糾正錯誤……以改兼賑,寶鈔下鄉,這兩件事要放在一起辦,相輔相成。從戶部,到地方,上上下下,都能獲利,人心齊了,事情也就好辦了。殿下以為如何?”

朱高熾認真思索再三,發現確實沒有明顯漏洞,只要執行能力足夠,幹成的機會非常大。

朱大胖子臉上露出笑容,“賢弟啊,這是你的主意,卻要讓我拿過來,進獻父皇,那我多不好意思啊!”

徐景昌直接給他一個大白眼,“你想什麼呢?這種事情也是你能主動提出的?下西洋的風聲早就傳出去了,百姓遭災,那麼多士紳大戶盯著,誰不想分一杯羹?你要是直接進獻方略,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我必須提醒殿下一句至理名言。”

“什麼?”

“事物是普遍聯絡的。”

“這是誰說的?孔子還是孟子?”朱高熾似乎沒聽誰說過啊。

“別管誰說的,你只要記住,絲綢生意背後是利益,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士紳大戶摻和。你要成為儲君,第一條鐵律就是不要輕易揭爛瘡,誰也不知道最後會查到誰的頭上。一旦讓殿下難做,那就不好辦了。”

朱高熾深以為然,用力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他又遲疑道:“對了賢弟,這事不會牽連到你吧?”

“說什麼呢?我比你還小心呢!”徐景昌回敬道。

朱高熾點頭,可又不解道:“賢弟,你告訴我這事,又不讓我去獻策,那我怎麼和父皇交代啊?”

徐景昌淡淡一笑,“這還不容易,百姓遭災,痛在殿下心上,你只要拿出家中財產,把皇孫的長命鎖,把世子妃的金手鐲都拿出來,捐給百姓,購買糧食,送去災區也就是了。放心,我也會跟著捐錢的,大傢伙力所能及就好。”

朱高熾又是一怔,“這麼幹,只怕解決不了真正問題,杯水車薪罷了。”

“但殿下可以收穫名聲,足夠順利成為儲君了……我甚至都想好了,邸報的頭版,一顆火熱的良心,入主東宮,大明王朝喜得儲君!”

……

徐景昌和朱高熾商議妥當,到了早朝,天子駕臨,群臣議事。

今天的主題非常明確,沒有多大一會兒,就討論到了浙西的洪災問題。

夏原吉主動道:“陛下,據臣所知,這一次水患,和太湖氾濫有關。浙西本是財賦重地,人丁稠密,此番遭災,百姓受苦,朝廷也舉步維艱,很是棘手。”

原來朱高煦退出,夏原吉也是個明白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狼煙

辰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