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部分,說出來已是淚流滿面,淘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麼的兇,我一做錯事他就會給我做“黃蟮炒豬肉”(用柔韌性很強的竹枝抽到腳或者手上)。所以自小我就不喜歡和爸爸在一起,也很少和他聊天,更不用說談心了。其實是我小時候很淘氣,所以才老被爸爸打的。記得小時候爸爸從部隊裡來探家,當我半夜醒來看到他睡在身邊的時候我就哭了,邊哭邊對他說:“你的床在部隊呢!你回部隊去睡!”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媽媽和姐姐去了外婆家,晚上睡覺的時候爸爸就到姐姐的房間去睡覺了,他知道我不喜歡單獨和他在一起。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的懂事後,感悟出爸爸對我的愛了。但是也許是已經成為了習慣了,和他還是極少溝通。雖然自己有時候下意識地希望和他多聊聊,但是坐在一起常是雙方沉默。以前我們爺倆通電話基本上不會超過一分鐘——電話接通後都是那百年不變的開場白“什麼事?還有錢用嗎?”然後就是吃飯沒有隨便幾句,接著就是你媽在這裡你和她聊吧。如果媽媽不在就會說“沒什麼那就這樣吧。”我相信老爸和我一樣也想多聊幾句的,但是實在是找不出我們的共同話題,也只好草草的掛掉電話。我有什麼心事總會和大姐談,家人大多時候只能從大姐那裡得知我的最新情況。記得從高中開始爸爸不再那麼“專制”了,有問題的時候他會讓我說一下自己的想法。到大學的時候,我懂得了爸爸的愛是那種藏在心底不善於表達的時候,有什麼問題我也試著和爸爸討論了,他總是在提出他的建議後說:“你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有什麼想不通的再打電話給我吧。”當然了,現在和爸爸聊電話的時候也會聊點別的。
畢業後就一直在外面工作,從這個城市到那個城市,一年也只有過年在家幾天。工作總是換來換去,邊工作邊玩,玩夠了又換一個地方。每次換地方給爸爸打電話,他總是說“你自己定吧,你覺得好就去咧,不夠錢用你就說(雖然爸爸也沒什麼錢,但是他每次都會這樣說)但是我要提醒你的是,你越來越大了,沒有幾個從零開始了。”雖然他打心底不喜歡我老是換來換去,但是他每次都會不遺餘力的支援我。記得過完年要回寧波那晚上,出門的時候老爸站在門口目送媽媽和姐姐送我去坐車。當我回頭看他的時候有一種想跑過去擁抱他的衝動,但是被一層隔膜擋住了。在我記憶裡我從來沒有擁抱過爸爸,以前是不懂得他的愛,老是誤解他。現在懂得了,卻又遲沒有給他一個擁抱。到車站等車的時候爸爸又來了,過來看了一會就又回去了……
其實很多人都像我一樣,欠了自己父親一個擁抱。特別是我們這一代人,剛好處在改革開放後懂事,總是覺得父母的思想是那麼的落後,甚至不可理喻。其實他們只是用了另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有誰會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呢。缺乏溝通是我們這一代與父母不夠融洽的主要原因,他們一輩子都在為我們默默付出,我們欠的不止一個擁抱,而是N個擁抱。我已經決定了,下次回家無論如何都先要給爸爸第一個擁抱,讓它詮釋我對爸爸的感激。當然啦,媽媽也有份,姐姐也有份。
胡燦 一封家書
胡 燦
近得一紙飛鴻,素宣舊體,筆墨滿暢,行文提頓之間儼然家父手筆。全書萬言,三千思兒切,三千別離苦,三千傷時態。乃回函一封,涕淚滿紙:
是以夏始春餘,天氣晦明無常,娘偶染風寒不愈。勉強提筆,唯異鄉雛子未知人世,不勝掛牽。娘嘗言:“兒去時,冬寒猶侵人,冷風搔樹急,遠天慘雲底。而今山野之家,草木混淆,亂花滿院。無事常整小兒衫,未免老淚滿襟,悽寂滿屋,出亦愁,入亦愁。膝下兒女羈旅無歸,老身又為家務所累,身疾所絆,少不得寂寞難耐,長愁養病。夜闌人閒,常為兒命途煎憂,總恨世事艱辛。”淚漬透紙,千叮萬嚀音猶耳畔。
吾昔夜夢迴鄉,庭院籬笆,田禾草樹,清幽可辨,觸手可及。母女嬉戲如常,其樂融融。遊於屋側小徑,亂草絆步,左右不得。既見池水洶湧撲身而來,城垣竟破,巨石翻滾。以至身俱汗,疾呼爹孃不應,哭喊頓醒。雖知是夢,不禁整夜垂淚,怨嘆不眠。而今娘尺牘之言,字銜淚,句愁腸,吾知母意,恨不得先苦兒之苦。
肅拆父函,一頁書信,盡言處世謀生之道,人情冷暖之語。囑咐再三,不可意志消沉,胸無大志,當以志比鴻鵠,文攀翰林。信末又囑曰:“字者,文之表也,不可有一日之廢。”掇此片言,沉吟再三,不覺淚溼青衫,悵惘鄉邑。吾雖腳無鄉土寸尺,口無家中五穀,卻已知春柳吐新,北雁南歸,常推算農曆時日。想來也是耕忙時節,爺孃定為農務繁忙,女兒慚怍,難分寸鐵之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