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娑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四章 來自士林的反彈,貞觀文宗系統,悟道娑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仇家食肉飲血,奈何一條條律法,卻只能讓人家逍遙自在。

羅彥不曾見那鐵骨錚錚的讀書人到底是怎樣的境遇,因為自打戴胄公佈了處理結果,羅彥再去找那家人的時候,便發現人都已經不見了。

只是聽聞街坊鄰居說著,這家似乎因為這個,灰心冷意,搬到外地山中居住了。

對於這種結果,羅彥心中除了憤怒和不滿,還能夠有什麼想法。

第二天,這讀書人原本棲身的沿街茅屋的門窗上,被一位行跡匆匆的過路人貼上了一張寫滿了文字的紙張。

原本就對於這個案子非常關心的長安百姓,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點有關的東西。看到茅屋這裡過了東西,自然被好奇心促使著,紛紛前來圍觀。

“貞觀七年,時為初秋。長安有勳貴子嗣,結為社團,名為俠義。有外戚之子劉某為首,嘯集數十眾,動輒圍毆行人以為樂……”

洋洋灑灑上千言,竟然是把這俠義社的來龍去脈,包括之前幹過的一些惡事,全部寫了進去。更是用大篇幅的筆墨,將羅彥擒拿這些人前後的事情詳細講述出來。

“我猜,這一定是朝中某位官員所寫,不然這裡頭好些個隱秘,是不會知道的這麼清楚的。”

“不然,我反而覺得這是那苦主寫的。你想,誰會吃飽了撐的沒事做才將那些人的底子查的一清二楚。相反,朝中的諸多事情,便是我等,只要有心,也可以找人詢問出來。”

“這位仁兄說的在理。我想,這位前輩一定是存了要與之玉石俱焚的念頭,但是有怕他的家人遭受牽累,這才匆忙搬走的。”

“正是如此。”

人們雖然不知道到底是誰寫了這東西,但是更加肯定和那讀書人有著很大的關係。

不過是一天時間,很多對這個案間都有些不平計程車子爭相將貼在茅屋前的那篇文章給抄錄下來。

那些勳貴平日裡和士林交往就不深,當他們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雖然也明白這定然會給原本處理好的案間帶來一些變化,但是等到他們派出人將這文章撕下來的時候,文章也早就傳遍了半個長安。

士林是個奇怪的地方。

這裡從來不缺少言語碰撞。甚至因為思想的對立,導致很多人一見面就要對掐。

可是這也是個獨立的圈子。

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正是士林中人秉承的原則。不錯,這是原則問題。那個告狀的讀書人雖然這會兒不見人了,可是對於這不公的斷案,士林中人開始鬧騰了。

這已經不是一個讀書人的事情,而是牽涉到整個勳貴階層和士林的關係。

雖然很多讀書人為了能夠躋身大唐的官員階層,很多時候會選擇到這些勳貴的家中擔任幕僚賓客。可是有一點是需要辨別清楚的,那就是擔任幕僚,有著人格上的獨立,和那些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奴僕是有著嚴格區別的。

雖然身份會轉化到勳貴階層,但是不代表沒有成為循規之前他們就沒有立場。

讀書人的清高,讓他們對於整個階層的尊嚴看的極為重要。

而戴胄斷案的方式,恰好就將他們的尊嚴給忽略了。

一天之後,長安有名的文士盧聖清為那篇傳抄到整個長安的文章寫了一片序言。文中很是明確地指出,戴胄斷案雖然依照了律法,但也是對律法的褻瀆。因為這俠義社的行為對於整個社會造成的影響極其惡劣,已經不能夠單純將其作為一件傷人案來處理。

盧聖清乃是士林中頗有才名的文士,雖然不為官,但是朝廷已經徵召過他四次了。之所以每次都不去做官,那是因為他覺得自己修行還不夠。

如今一站出來,立刻有人響應。

次日,又一篇《初至長安篇》引發了大轟動。文章語言並沒有多麼出彩的地方,真正吸引人的是它講述的故事和寫它的人。

這文章講了初來長安便遭遇俠義社打人的事情,而作者,赫然是定州魏玄同。這不正是那天出來喝止俠義社打人的那個麼,而且,這位還是魏徵的宗親。

作為整個事件的親歷者,魏玄同頓時出名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為這件事情寫詩的,作賦的,寫傳奇的……但凡是能夠採用的文體,都被士子們用了個遍。

士林的反彈,正式將整件事情鬧到了白熱化。(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升維

囈夢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