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娑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七章 看輕的人這麼多,貞觀文宗系統,悟道娑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本以為羅彥這段時間是真的成長了,不論是做事還是說話都有了長足的長進。誰想到這一問,還真是把這小子的秉性給暴露出來了。
雖說如今大家都在急著建功立業,可是沒見過這等著急地往戰場上湊的文官。
也不是說文官就不願意建功立業,實在是這戰場上的事情,不是他們一群整天治理內政的人能夠攙和的。一個不好,功沒有建,撈到不少的敗仗。這樣的事情先例太多了,不論是劉文靜還是裴寂,之前都有帶兵大敗的例子。
何況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有時候還要冒著生命危險。大家如今都已經是高官厚祿,何必呢。偏生就出現羅彥這麼一個奇葩,簡直就是哪裡熱鬧往哪裡湊。
李世民一臉黑線對著羅彥說道:“我知道你素有武力,但是突厥人雖然國力不堪,可是那精銳士卒還是很兇猛的。你上了戰場,怕是很容易出事。”
“陛下此言有失。凡將者,自恃勇力,不過百人之敵;善將兵者,不過萬人之敵。為外有勇力以懾敵,內有智謀以破敵,以此為憑,善將將者,滅國可也。臣雖不才,自負胸中亦有韜略。不求率兵一路,但願人在中軍帳裡揮斥方遒。”
聽了羅彥的請求,李世民並沒有直接去反對,而是對羅彥說道:“這件事情,我還要好好考慮一下。不過,畢竟軍中之事和你往常的出謀劃策並不一樣,我還是希望你能夠留在我的身邊,為大唐百姓好生出謀劃策。”
李世民雖然不是反對,但是話裡卻透漏出來的是不願放羅彥離開的意思。
嘆口氣,羅彥不再說什麼。但願透過一段時間的考慮,李世民能夠允許自己去吧。
李世民也確實是個急性子。第二天朝會就向朝臣們宣佈了自己要對突厥開戰的打算。說起來這已經是三年來第二次公開討論和突厥打仗了,但是出奇地,這次朝臣反對的聲音並沒有因為時間過的久了便小很多。
雖說朝廷上最緊要的位置都被李世民的心腹給佔據了。但是在朝堂上,依舊有一些人能說是大唐的臣子,但是在李世民心中,並不能算鐵桿的大臣。而這些人,往往更加會為了大唐考慮,反對的聲音,也正是從這些人嘴裡出來的。
比如最厲害的嘴炮魏徵。已經掌管秘書監的他如今地位顯赫,但是依舊不會因為李世民提拔他而給李世民什麼面子。
“陛下如此好大喜功,實為人君所不取。國內剛剛安定,這一仗打下來,少不得又要府庫虧空。要是戰勝還則罷了,若要戰敗,那麼畢竟引起民怨。想當初煬帝三徵高句麗,便是引發天下大亂的根由。前車之鑑不遠,陛下難道要做這後車之覆。”
一番話讓羅彥暗自佩服魏徵,真是牛逼啊,這些話我都不敢說。
什麼是偶像,偶像就是做到了你不敢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你很崇敬他。在羅彥嚴重,此刻正在口若懸河苦勸李世民的魏徵就是他的偶像。
當然了,這個不是魏徵一個人在孤軍奮戰。三省六部一些官員分別向李世民陳情,請求他不要太過沖動。
一開始李世民還虛心地接受批駁,但是自從昨日被羅彥那麼一說,早就心頭火熱的李世民哪裡能夠聽得進去。到後來聽的煩了,擺擺手,阻止了站出來要繼續勸阻他的大臣,隨後說道:“行了行了,你們一個個這個不行那個不行,聽聽人家怎麼說的。”
隨後朝著身邊的內侍一點頭。
那內侍上前一步,從袖中掏出一張紙,念道:“大唐久受突厥欺辱,民怨沸騰,於我可用,此一勝也;突厥生性驕縱,妄自尊大,此一敗也……”聽的羅彥霎時就有一萬頭神獸從心中狂奔而過。你要表態,好歹你自己說句話,然後再拉扯我啊。
李二你實在是太不講究了,這麼坑人,以後我要是能給你一本正經出謀劃策,我的姓掉兩回個。
心裡暗罵著李世民,但還是聽內侍一條一條唸完。
“這是誰說的,聽起來倒是很不錯。”
“陛下既然連其名姓都沒有說,估計是幽雲之地的那個將領找了個文人代筆寫的吧。”
“不可能,這些事情沒有關注民生政事是不可能總結的這麼精闢的。幽雲的將領們對於突厥的形勢倒是很瞭解,但是內政他們壓根不懂。”
“難道是房相杜相他們。這樣的事情,陛下事先肯定會跟他們商議的。剛才就沒有看到他們兩人表達什麼態度。不說話就是預設。”
“不對啊,這件事情陛下說的這麼突然,你看房相和杜相他們也正發懵呢。到底是誰呢?”
文臣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