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娑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篇祭文明初心,貞觀文宗系統,悟道娑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世民託李承乾帶來的話,無疑是一個很鮮明的訊號。往事不再追究,只要他回來,一切都好說。、

不論怎樣,羅彥的身上還掛著與長樂公主的婚姻呢。眼瞅著再過一年多,誠國公府都要擴建完成。所以當初決定羅彥去永州,李世民也是打著要給他點顏色看看,順便讓他消停的意思。

可是,李世民如今是反悔了,那自己的態度呢?

羅彥,似乎陷入了迷茫。

三天的弔唁就這樣不溫不火地過去了,接下來,就是陸敦信要帶著一眾老僕將陸德明的靈柩運到蘇州去了。天氣炎熱,為了防止屍體腐化,羅彥不得不變賣了一些家產,在好些個人家求購來冰塊。

好在從長安到蘇州,走水路倒是一路的順流,日夜不休,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不然購置來的這些冰塊,估計還用不了半路。

次日天亮,估摸著城門剛剛開啟,陸府的中門大開。陸敦信與羅彥為首,帶著幾個精裝地漢子,在請來的道士一番祈禱後,便抬起靈柩,往城外走去。

晨風吹拂著引魂幡,將僕役們撒出去的紙錢吹向了遠方。也將一行人的哀嚎送到了更遠的地方。

水路的起點是長安城東的廣通渠,經此匯入黃河,再轉進通濟渠,沿著淮水,經邗溝到蘇州。到了這裡,羅彥還真是得好生感謝那楊廣。雖然被稱為獨夫,可是要沒有楊廣留下的這些東西,陸德明的屍身還不知道要被送到哪裡去呢。

紙錢灑了一路,嗩吶吹了一路。到達渡口的時候,已經是巳時了。

未曾回家出殯之前,棺木是不能夠落地的。雖然看著眼前有陸德明生前的好友們前來相送,可是羅彥和陸敦信也只能朝著他們抱歉地點點頭,然後合力將棺木抬到了早就準備好的大船上。

待一切都收拾妥當,這才走下船,向站在那裡等了許久的孔穎達姚思廉等人致謝。

孔穎達幾人擺擺手:“好了,無需這般客套。天氣炎熱,你等祭祀完天地,便儘早趕路。耽誤了時間,我等心裡也過意不去。”

靈柩歸鄉,沿路要經過無數的山川河嶽。為了能夠讓一路平安順利,臨行之前都要祭祀天地,通告諸神。以便沿途有神祗保佑,安全抵達。

陸敦信朝著羅彥點點頭,低聲說道:“師弟,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

卻是因為陸敦信回到家中還要念祭文。這祭奠天地的事情他就不能沾手了。

羅彥也不多說什麼,走到渡口前擺好的香案處,先是在僕役端來的水中淨手。擦拭過後,便拈起一炷香,躬身拜了三拜。待香被插入爐中,羅彥就從袖中掏出了一份表文。

“黃天在上,后土在下,凡俗祈禱,伏惟鈞鑒。

吾師陸公諱德明者,吳中吳縣人。年少聰敏,恭謹好學。未及弱冠,名滿天下。仕宦三朝,訓詁半百。官不過大夫,衣不上朱紫。教學為務,兢兢業業;治經為本,勤勤懇懇。未有先聖杏壇之美事,鮮聞前賢鹿門之功業。

桃李豐碩,不言土沃;枝葉華茂,不言根深。兩朝盡去,不聞姓名於書;一代儒宗,未列影象於廟。然著作不聞於人者,不欲虛名而好實務。家無半斤餘錢,屋藏萬卷詩書。皓首窮經,教書育人。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吾師也。

忠於王事,客死異鄉。今孝子陸氏敦信者,為人忠厚。承先師之正氣,襲儒家之遺風。為官數載,公正廉明。此兩者,德行雖不名世,然小節無虧,心底無私也。而今過寶地,入貴鄉,唯乞諸方神祗,冥冥護佑。

尚饗。”

羅彥唸完了這篇通告鬼神的祭文,將其在蠟燭上引燃,隨後撒開手,任其在空中燃盡,被清風送到了水中。

儀式一罷,陸敦信就向著諸人一拜:“諸位長輩,行程匆忙,恕敦信不能與諸位一訴衷腸。待三年後,敦信再來親自向諸位長輩請罪。”隨後看著羅彥說道:“師弟,珍重。”

隨後便轉身踏上了大船,向岸上眾人一拜。

船工見陸敦信這樣,也正式解開了纜繩,喊一聲號子,一群水手就開始划槳,將大船緩緩劃離了岸頭。

靜靜地看著船身離自己越來越遠,最終消散在曲折的河面徹底消失不見,這才緩過神來,對著身邊的這些人一拜。

“感謝諸公今日前來。深情厚誼,羅彥銘感五內。”

孔穎達笑了笑:“這般客套,哪裡還是當初那個年少輕狂的羅彥。好了,既然陸夫子已經被送回吳中,你呢,有什麼打算?”

孔穎達不問還好,這一問,還真是把羅彥給難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