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娑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臉色發青的羅彥,貞觀文宗系統,悟道娑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藍田一地。便是其他的州縣,也相繼出現了這種情況。
原本還在糾纏著羅彥在藍田的作為,這會兒朝堂瞬間被大量的奏疏給淹沒了。這樣的情況預兆很明顯,那些豪紳們惡意囤積居奇,但是百姓這會兒拿著銀錢沒地方買糧食。
要麼,百姓暴動,衝擊那些豪紳的莊子,不過這種可能性非常小。豪紳們有錢有糧,自然是請了很多人看家護院,真要想衝擊進去搶糧,人家有權利直接擊殺。肚子餓點沒關係,還沒到拼命的時候。
只與另外一種,那就是大量的流民往長安聚集。
說來也真是奇怪,整個關中地區缺糧。百姓就是要往京都圍攏。也就那些靠近南方和山東等地的州縣,會就進往外邊走。老百姓都想著,我這裡缺糧,但是皇帝那裡不缺,直接伸手問他要不就行了。
地方官員是沒有那個權力私自開倉放糧的。何況,就算是有這個權力,也沒有那麼多存糧不是。
看著中書省送來已經堆成小山一樣的奏疏,李世民感覺有些腦仁子都疼。雖說之前相信了羅彥的話,提前調運來了不少的糧食。各個糧倉現在都盛的滿滿的。可是看到這些奏疏涉及的範圍,已經嚴重超出了他的預計。
沒辦法,還是按照之前已經商討好的辦法,開始賑災吧。
先是允許各地以工代賑,隨後李世民派出朝中重臣,,以宣慰的名義,向地方發放大量的糧食。同時,還囑咐各地的軍隊,嚴加防範有人趁機作亂。總之,所有的行為背後都隱藏著一句話,勿讓長安城外有流民。
以工代賑,每個成年勞力一天獲得的薪酬是兩文錢。按照當前的糧價,還不夠一碗米。可是就這麼一點,就讓大量的人產生了繼續守在家鄉的希望。不夠一碗米,可是也夠一個五口之家喝上三頓稀的。
然而,事情卻並沒有那麼簡單。距離秋收還有一個多月,可是糧價還是在漲,可是以工代賑的酬勞卻不變。何況,五口之家到哪裡都算是人少的。往往一對夫婦拖著上面兩個老的,下邊還有好幾個孩子,這樣下來,反而是還是要掏錢買糧。
藍田縣內。斷了幾天糧以後,糧價突然漲到了八十文一斗。這個數字實在超出了很多人的承受範圍,可是,肚子還是要填的啊。就算是這些人趁機抬價賺錢,老百姓也沒辦法不是。一時間來找羅彥田貸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羅彥此時已經無暇顧及這些事情了。藍田縣羅彥規劃好的以工代賑的事情有兩件。第一,就是整個藍田縣的水利工程。這件事情需要的人手極多,而且規模相當大,羅彥只能讓陳玉如和主簿劉宗申兩個人去處理這件事。
而羅彥自己,則是操辦另一件事情,那就是準備安置流民的場地。
到時候肯定是不能放流民進城的,不然那事情就不好辦了。但是又不能讓流民繼續往前走,再走,那就到長安城了。要是放過去一個,羅彥還不得被那些在長安城有吃有喝的大爺們給弄死。
既然如此,那隻能在城外選擇一處地方,好生把這些人留在這裡。
不過時間緊,而且預算肯定不能像正常修房子一樣的,因此最多就搭一些草棚子差不多。反正這個時節,雨水也不算廣,能遮風就行。而且,這樣弄好了,還能合理規劃,以後放粥都便利很多。
修建水利的事情,是與本地鄉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加上有劉宗申這個本土官吏,壓根就不會出什麼問題。但是規劃流民的安置地,對於本地人來說,純粹就是應付差事賺點錢的事,最是容易不用心。羅彥就是怕這事兒做不好,因此只要一有時間,就出來看著。
藍田作為長安城東南方向的最後一道屏障,前邊還有好幾個縣擋著,因此流民不會特別多,但肯定也不會很少。
安置處的衛生問題,秩序問題,都是需要提前考慮的。好在這件事情工程量沒有水利那麼大,而且調派的人手也不少,僅僅是十天時間,這事兒就算是徹底辦妥了。
竣工的這天,羅彥也算是鬆了半口氣。往後就剩下讓流民住在這裡,然後施粥,調派人力,這些事情就非常方便了。到時候讓宋甄帶著人過來維持秩序,再讓老成持重的劉宗申來管理,自己也能樂得清閒。
完成了壓在自己心上的一件大事,羅彥自然很是開心。派人告訴還在滻河邊上看施工的陳玉如和劉宗申,羅彥決定今天請縣中的官吏們再好好吃一頓。來了這麼久,羅彥又不喜歡像別的縣令一樣帶著屬下喝花酒,只能這樣趁著慶功的當口多吃幾次了。
聽說縣令要請客,雖說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