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娑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一章 來自大儒的支援,貞觀文宗系統,悟道娑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邵偉志的暈倒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心,只有他身邊的人慌忙將他扶起,忙亂地掐著人中和虎口。
更多人的心思在羅彥方才說的那幾句話上面。仔細回想這幾年流傳於世的詩作,依照羅彥的這個標準來看,確實是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真要依照羅彥所說的話,那麼每年誕生的詩作數量會降下來不少,可是質量卻會上去很多。
如今的詩作也不是說這四樣就完全沒有。而是太過注重字句,反而因為韻律和詞藻,把感情的流露壓迫到一個危險的地步。以是人們往往在看到一首飽含感情的詩作的時候,更容易被打動。沒錯,這種水平的詩實在是太少了。感動的少,自然就容易被感動。
學堂中在寂靜了一斷時間以後,忽然間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喝彩。
這是諸多的學子從內心深處贊同羅彥的說法,所以掌聲才會經久不息。雖然以羅彥這個標準,他們裡頭很多人其實往後不一定能夠寫出什麼好詩來。可是再怎麼說,也比那些粗製濫造的好吧。
而站在上邊的羅彥,聽到這般掌聲,心裡也是百味雜陳。誰會理解那種千夫所指的感覺?前段時間羅彥收到的信件沒有上千,可是也有好幾百。好些指責攻訐他的,為了能夠更好的改進自己的思想,羅彥還要把它把它背下來。每每在內心回憶著這些信件的內容,他的心就是失落的。未曾想,壓力會這麼大。
直到此時,羅彥終於也有了一種被認同的感覺。那是自己在努力去做,而且還真的有了一個還算滿意的結果。然後,有那麼一些人在支援你。這就足夠了。在一片掌聲中,羅彥默默轉身,也不理會那邵偉志到底如何,肚子走出了學堂。
學堂內,陶夫子依舊捋著鬍鬚,點頭稱讚道:“讀詩寫詩這麼多年,沒想到今天被一個少年人征服了。雖然今日無詩,但是有比詩更好的東西。此生能夠聽聞詩之一道有如此理論,如同當初我治經有得的時候,一般的開心。好了,諸位,為了今天能得此言,今晚咱們去香滿樓好生吃上一頓。”
便是曾經有些反對羅彥的夫子,此刻也是真心實意地歎服:“不錯,當初我以為他提出這件事情的時候只不過是一時興致。要知道詩風傳承到現在,也不是說變就能變的。至少當是沒有一個明晰的路子,大家就算是想改,又能改成什麼樣子。不怕改的一般,就怕比現在更差。”
“是極是極。不想今日羅博士居然指了一條道路,而且是返本歸元,依如當初聖人編修《詩經》時所想。哈哈哈,我是真心實意服了。今夜香滿樓,我來請客。”
在一陣笑聲中,州學的夫子們走了出去。而跟著的便是前來聽講的那些士子。今天這個訊息可是比以前羅彥宣佈詩風改革的時候要勁爆多了。因為在詩歌形式上走出一條明確的路了,和提出改革的差距簡直就是雲泥之別。前者稱宗做祖,後者只能稱為先驅,在文壇地位都不一樣。
因此這些士子迫不及待要把這個訊息傳揚出去。尤其是羅彥說的那十六個字,此刻已經有人在口中不停默唸,生怕在路上忘了什麼。
時間過去這麼久,此時諸生都要去吃飯。一時間金州城州學附近大大小小的飯館個個被擠滿。便是那些家在金州城中的,此刻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跟著同窗一道走進茶館酒館,興致勃勃開始談論羅彥今天所說的東西。
原本《大學》這一篇羅彥就講的不錯,諸生從詩作說道文章,從文章說道經學,就差把羅彥給吹上天了。要是有好事的人將金州城州學附近轉一圈,就會很驚訝地發現,此刻都是在談今日講學的聲音。
羅彥從以前到現在,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時間,公開談論詩歌革新的也就兩次。一次是講學的時候提出詩歌革新,第二次便是反駁上官儀的時候。如今便是那第三次了。但是這份量是一次比一次重。
有這樣高興的結果,諸生自然是努力往外傳播這個訊息。原本這講學就有好些外地計程車子,不出十天,整個陝北道和西北道,就傳遍了羅彥這天說的幾句話。一時間原本還在反駁羅彥的好些人,此刻不約而同閉上了嘴巴。無他,以前他們寫的那些個詩,以這麼正派的標準來看,完全都是渣渣。
反觀羅彥,基本上問世的作品都是這個套路,誰知道他是不是一開始就有這個想法。
於是乎這樣的訊息還繼續往外邊傳播出去。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人站出來說的話,更是為羅彥增光添彩。讓這詩風改革的事情更為火爆。
這個人便是孔穎達。
一直以來孔聖世家就是士林關注的焦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