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娑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嚇走人的第一層考核,貞觀文宗系統,悟道娑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關心關心自己。弄不好,就跟這會兒出來的這些人一樣,被這周圍的田舍漢笑話死。”
“額,小弟內急,這考核小弟就不參加了,預祝諸位仁兄大展風采。”
一個接著一個士子考核失敗,這裡站的有些人就心虛了。明顯失敗的這些人裡邊,有比嚇退的這些人要厲害一些的存在。
不斷有人因為肚子疼,或者是突然想起有事,然後一番告罪匆匆離開。但是也有些人就是想看看,這嚴格的考核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羅彥自然不會擔心,這會兒他還是回想著陸夫子昨晚對他說的話:“你收到邀請函,只是秦王府看在我等同意你加入文學館,給了我等幾個人面子。此次三重考核,經義和文才的考察比明經科和進士科都要難,若非沒有時務策,怕是光這些都能比得上考秀才科了。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這三關你只要悉數過關,那麼秦王帳下那些不瞭解你的人,至少是不會再輕視你。”
陸夫子這麼說的原因羅彥也知道。羅彥的能力只有陸德明他們幾個人知道,更多秦王府的人反而認為是陸德明為了替弟子揚名,羅彥的很多作品裡都有陸德明的幫助。憑藉陸德明的幫助,只要智商不欠費,隨便來個人都能做到羅彥的程度。
所以,陸德明這是要羅彥為自己正名。
雖然這次慶功宴也就能讓人看看羅彥的經義背誦和作詩的能力,但是,至少是能證明一部分東西。只要能證明羅彥並不是一無是處,那麼至少能保證和李世民能說上話,接下來其他的能力就可以有發揮的機會。
想通了這一點,自然羅彥內心的傲氣也被激發起來。
在陸夫子的教導下讀完了十二經,羅彥也漸漸有了儒生的風采和修養。一直以來,羅彥都以“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句話來規範自己。但是並不代表他就沒有了青年人的血性。被李世民看重關乎羅彥接下來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因此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必須發揮他百分百的能力去博那份重視了。
隨著羅彥的思考,他也慢慢到了考核的時候。
天然居進門裡走五六步,前邊就是一張桌子,後頭兩位中年的儒生端坐著。等羅彥進來,這兩人也不問姓名,直接說道:“帖經二十道,皆出自十二經,最多可以錯一個。”
縱然羅彥對十二經已經能倒背如流,聽到這樣的要求都是大吃一驚。乖乖,真是比明經科要難得多,明經科考察內容也就是官方九經,而且有時候因為名額比較多,答錯兩道都還有可能被錄取。
“子曰:,玉帛云乎哉?,鐘鼓云乎哉?”
上來就是《論語》,可惜羅彥並不虛,張口就是:“子曰: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
“誰謂河廣?予望之。”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予望之。”
……
“六三:,無攸利。”
這個題目才是真正的太賤了。為什麼,答案太多,最能考察《易經》背誦了。
“六三:萃如嗟如,無攸利。
六三:拂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六三:無妄……”
等羅彥隨口背到無妄卦的時候,這兩位考官打斷了羅彥的回答:“行了,下一個問題。”
沒辦法,本來他們就是看羅彥前幾個問題都是不加思索地回答出來,想刻意為難一下羅彥。在他們想來,只要羅彥能夠背出來兩條,就可以過關了。畢竟《易經》是小經,學習的難度也在那裡擺著。沒想到羅彥不單超出了他們的心裡預期,看樣子要是不攔著,他能直接把所有的都背出來,這讓兩人情何以堪。
接下來的問題也沒有特別生僻的,以是羅彥很快就過關了。身後那群士子看著羅彥那尚沒有發育完全的身板,一陣錯愕加敬佩。
走進一樓,羅彥終於看清楚這會兒到底有多少人透過了第一輪的考核。說起來人也不少,羅彥粗略數了一下,在一樓瀟灑地坐著的大概有八九十人,堵在上二樓的樓梯上的也有三四十位。
也不知道二樓這會讓上去了多少人,羅彥暗想著。
一樓的這些人閒著無聊,也盯著門口,這會兒見羅彥這樣一個少年進來,驚訝之餘也是不停讚歎:“小兄弟厲害啊,呆會有機會一起喝一杯。”
不過羅彥的目標並不是一樓,所以也沒有過多停留,直接走向上二樓的樓梯,只留下一樓有些人的解說:“瞎說什麼,人家是今科進士,校書郎國子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