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娑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清平觀中居陋室,貞觀文宗系統,悟道娑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見過了農莊中的所有人之後,羅彥跟著秦王府的管家回到了長安。
雖說土豆是種喜低溫的植物,但是在二月底種植還是有些太早,溫度過低,恐怕種下去種塊會被凍壞。
羅彥兌換出來的也就十個,所以暫時是用不著其他人插手了。計劃中,三月初的時候切塊催芽,到三月中旬的時候仔細種下去就行了。當然,這個過程羅彥是需要帶幾個徒弟的。現在數量還少,精細化的種植有助於增產。但是到了以後,難道還要羅彥親自去做這些事情麼?
教出來幾個徒弟,往後羅彥就準備撒手不管了。反正李世民比自己還著急,這事兒羅彥一撒手,肯定有更好的人來接著做下去。
接下來的時間,羅彥就需要去找一處往後閉門讀書的地方了。
按照原來的打算,羅彥是想在長安城外的山寺或者是道觀裡邊借住。這樣的話遠離了城內的喧囂,也少了很多迎來送往,可以靜下心來好好讀書。按照這種想法,本來是離長安城遠一些才好。
但是陸德明告訴他接下來還要去孔穎達那裡聽講,所以原來的計劃就必須要更改了。不能離長安城太遠,而且還要幽靜。這個要求實在是有些高了,所以找這樣一個地方羅彥也是花了好幾天時間。
最終羅彥找到曲江再往東南方向走一段路後的一座小道觀。
道觀裡可沒有香火鼎盛的樣子,雖說隔三差五會有人來拜拜,但是香火錢也僅僅是能夠維持道觀的日常需要。畢竟,長安城外這幾年也多了不少道觀,這競爭壓力本來就大。而這邊也是臨著曲江,算是佔了風景區的便宜,這才能平平淡淡混到現在。
羅彥千辛萬苦找到這裡的時候,完全是看到這裡的地理位置相當不錯。距離長安城不遠,有山有水,雖然這山不高,而且水也就是老遠外的曲江,但是已經足夠了。完全是一個能夠陶冶人情操的好地方。
愉快的決定就在這裡落腳之後,羅彥走進了這個名叫清平觀的道觀裡。道觀中也就大貓小貓三兩隻,總共七個道士兩代人。長一代的有兩個,道號喚作虛致虛極,虛致年紀大一些,約摸有三十多歲,是道觀的觀主。虛極則是虛致的師弟。
往下是五個弟子,分屬師兄弟兩人。作玄子輩,分別取名成、盈、直、巧、辯。想來是引用了《道德經》的第四十五章。這五個孩子最大的是玄成,差不多也羅彥一樣大,最小的玄辯也就是八九歲的樣子。
羅彥很是大方的給了虛致二十兩銀子當作是見面禮。沒辦法,虛致雖然對羅彥借住的請求很是爽快的答應了,但是帶著羅彥看過整個道觀之後,羅彥也感覺這裡頭實在是太過寒酸了一點。
房子破舊也就不說了,關鍵是好多房間不是窗子破就是門破。羅彥無奈之下,只能自掏腰包,囑咐虛致連道觀也一起整修一下。
虛致見羅彥一下子給這麼多錢,也是驚呆了。他當觀主這些年,也沒一次性見過這麼多錢。想到可以用這些錢好好翻修道觀,還能給幾個孩子買點吃的好好補補,虛致心裡就笑開了花。這不,看著羅亞遠去的背影,虛致臉上都笑起了褶子。
說來這些道觀也不容易,要是道觀有些名頭,香火鼎盛的時候,養十幾個道士那很是輕鬆。但是像清平觀這樣的,也僅僅不會讓他們外出討飯去。平常吃的菜還需要自己種。和同在長安卻大名鼎鼎的玄都觀相比,清平觀就是最末流的那種。
而且觀裡的幾個孩子也是可憐,基本上都是孤兒。就連虛致師兄弟倆,其實也是他們師父撿回來的。加上這些年戰亂不斷,師徒幾人好不容易活到現在,其實好日子就沒過過幾天。
這下好了,羅彥的到來,算是為清平觀帶來了福報。
這邊兒羅彥回到了陸府,跟陸德明彙報過之後,也開始收拾東西。搗鼓了半天,羅彥除了衣服和被褥之外,其他的都不知道需要帶什麼了。然後這個時候又突然冒出來一個鶯兒小姑娘。本來以為憑著女兒家的細緻,鶯兒應該能夠幫上不少忙。誰知道來的這一位忙是沒少幫,但全都是在幫倒忙。
小姑娘才不管什麼能用上什麼用不上,直接就是一陣無腦地往包袱裡頭塞東西。而且也不經過挑選,直接見什麼塞什麼。到最後快要把屋子裡所有能帶的東西都劃分到需要帶的裡邊。這樣的選擇方式讓羅彥欲哭無淚。
沒辦法,也只能一樣一樣再使用排除法去弄了。
收拾好了東西,羅彥出門叫了一輛馬車,準備把東西搬過去。這下子鶯兒小姑娘可是不依了,硬是要跟著羅彥去看看。原本打算好的嚴詞拒絕,這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