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0章 兩敗俱傷,唐朝好地主,木子藍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年收入四千萬鹽稅。

百姓吃個鹽,一年都要多花原來十多倍的錢。

現在皇帝看鑄幣的暴利,要收回鑄幣權,大家能有什麼可反駁的?

岑本適時的站了出來。

直接反對不行,那來個迂迴。

“陛下,此前朝廷發行元寶錢,是當做過渡貨幣。如今各地局勢變好,紙鈔信用大增,市場穩定。臣以為,朝廷可以開始發行新的錢幣。”

所謂新的錢幣,是加大貨幣的成色,降低面額。

原來一枚只含金八錢的金元寶,面值一百貫銅錢。

而新的金幣,依然重一錢,但含金量將達到八成八,同時,面值卻要降低。一枚金幣,將值銅錢二十貫。相金元寶發行前的,金和銅錢較,依然還是升值了兩倍半,不過已經沒有金元寶這麼恐怖了。一金幣等於十萬銅錢,這個確實是過於誇張,哪怕是當二十的銅錢,那也相當於五千銅錢。

新銀幣面值也要降,成色也改為八成八,一兩重一枚,一金當五銀。起過去金銀銅一五八,金銀沒變,但一銀值四貫銅,銀銅卻是漲了三倍左右。

金和銀對銅,都升了三倍左右,金銀沒變。

新幣裡,銅錢將取消當二十和當十錢,保留當二和當五錢。

如此一來,除去銅錢貶值因素,其實金銀銅基本恢復到了貞觀初的匯率。

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朝廷透過鑄幣大量榨取百姓的財富。

恢復到原來的匯率,也讓紙鈔的信用更加可靠,對於整個大唐的經濟來說,都是有重要保障作用的。

回收舊的金銀銅元寶,改稱金銀銅元,鑄幣的利潤不再那麼高,貨幣的信用更堅挺。

岑本看著皇帝決心堅定,便也直接用出了撒手鐧,本來也是打算要實行的新幣制,現在提前一點。

承乾還想著透過回收鑄幣權,一年能增加三千萬的鑄幣收入,結果被褚遂良和岑本兩個輔相一攪和,算順利回收來,可三千萬的收益,也會下降到五六百萬。

這簡直是故意跟他這個皇帝過不去啊。

之前張家鑄幣賺的盆滿缽滿的時候,你們怎麼不說呢?現在朕要收回鑄幣權,你們說要改幣。

金元寶改成金元,銀元寶改成銀元,銅元寶改成銅元,改一個字,所有的發行的元寶又要回收重鑄,瞎折騰一頓,最後鑄幣的利潤少了快九成。

見不到朕好啊。

真要算,還不如不回收呢。起碼原來張家賺的多,朝廷收的也不少,能收到四成的稅,光從張家能收到八百萬貫以的稅。

不算朝廷自己賺的。

現在好,若是收回鑄幣權,一年的鑄幣量不變,可算不額外扣稅,總共也只能賺到六百萬貫,一年少賺一半以。

這他孃的暴利的生意,怎麼被他做成了虧本的買賣?

承乾想不通。

這些宰相,全他孃的是跟朕過不去啊。

他現在倒真是騎虎難下。

鑄幣權回收的狠話已經放出來了,這個時候不收回也不行。可一收回,反而一年要虧六百萬,這不碰到鬼了?

但褚遂良和岑本一唱一和,說這元寶改成元,那是早定好了的。

都他孃的是一群祖宗,哪哪都不省心啊。

朕還不是為了天下。

對了,好像張家的鑄幣廠裡,也有褚遂良、岑本他們的份子。這是他們得不到好處,也不讓朕得到啊。

到頭來,他們還得了個好名聲。

承乾覺得他低估了這些人,薑還是老的辣啊。

他心裡迅速的想著對策,不能這樣算了,虧本的買賣不能做。

要虧,大家一起虧。

他在算一筆賬,跟著張超讀書多年,他的數學非常好,能夠直接進行心算。

如果,朝廷不收回鑄幣權,允許私人鑄幣,但需要這些私人先取得特別經營牌照,然後對這個鑄幣廠徵重稅。

那麼,是不是更划算點?

新幣一年如果總共能鑄幣得利六百萬,朝廷徵稅徵高點,如先徵他五成的特別鑄幣稅,再徵他兩成的營業所得稅,一年得稅四百二十萬。

還不用自己經營和管理,似乎較不錯。若是再金銀銅料方面再管理一下,可能還能賺點。

朝廷一年得利五百萬貫,讓鑄幣廠得利一百萬。

朝廷雖少賺了一百萬,但省去了經營、管理等麻煩,還有一個好處是省的一直得防著私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操控武俠

看見六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