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1章 除名,唐朝好地主,木子藍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歲末年底。

韓瑗父子坐著囚車,被押回了漢京。

從寧邊到張北,再入長城到張家口,然後到幽州。因為冬季,幽州的運河已經結冰,在碼頭換乘了雪撬車南下。

運河裡的冰結的很厚,雪撬車在冰上反倒跑的很快。過了黃河後轉到東都登州,在青島這個不凍港換乘海船,然後南下到上海,轉乘江船入長江一路到達漢京。

路程遙遠,一路上水陸換乘,總算是趕在年前入了京。

他們在京外的驛站特意住了一天,提前通知了朝廷。然後等他們第二天入京的時候,京師城門口已經有許多報社記者在迎接等候。

還有御史臺、大理寺、刑部三法司專案組,也有議會兩院督查組的人。

韓瑗父子被戴上了腳銬手鍊,戴上了枷鎖,坐進了囚車。

由大隊士兵押送著緩緩到來。

做為直達天聽,備受矚目的年末第一要案,韓媛父子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

囚車入城,又是軍士又是三法司專案組,又是議會兩院督查組,幾百號人押著兩輛囚車。

街道兩邊的商鋪,都停下手頭的生意跑出來觀看。城裡的百姓們更是早早的站在街邊圍觀。

這段時間,關於韓瑗父子的話題要中是熱度經久不衰。報紙連篇累篇的報告著,深挖細掘,使得話題不斷。因為韓瑗父子而引發的連鎖反應,更是在復興元年的年尾,掀起了一場不小的地震。

韓瑗有些憔悴,不過昨天在驛站洗過澡也換過了衣服,頭髮也梳的整齊,只是精神萎靡。

其實若不是一路上有人嚴密監視著他,他早就自殺了。

可現在皇帝不讓他死,他想死都死不成。

真應了那句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一念之差,恰讓朝廷拿來做了典型,只能感嘆時也命也。曾經與長孫家聯姻,韓氏也是風光一時,可興也長孫,敗也長孫。若非是長孫的姻親,韓瑗相信自己也不會落到如此下場。

不過是走私點軍火,偷逃點稅而已,何至於此?

在囚車旁邊,一騎身著青袍的年輕御史同行著。那御史的臉上,帶著微笑。他就是此案的重要證人劉御史。

劉慵憑著這個案子,如今也是名燥一時。

御史臺裡誰人不知道這個年輕後進呢?甚至是京師的宰相學士們也都知道有這麼一號人,在民間,這位劉御史也贏得許多稱讚。

這次回京前,他已經接到御史臺的老大御史大夫鄭元璹的晉升令,他獲得御史大夫的親自舉薦,然後得到吏部的晉升,從九品的檢校御史,直接晉升為了從八品的監察御史。

他算是提前從那兩萬名的檢校御史裡脫穎而出了。

他的晉升,是以一位縣公的首級做晉升之階,是以一個公國的滅亡為踏腳石。

街道兩邊,百姓們議論紛紛。

都在驚歎這個不作不死的傢伙,好好的縣公當著不舒服嗎?非要挖朝廷的牆腳,走私軍械,還秔稅,也不想想這封地是怎麼來的?

那是朝廷打下來的漠南之地,從突厥人手裡奪下來的漠南之地,後來還與薛延陀血戰收復的。

朝廷將這封地分封給韓家,是讓他們為帝國守邊屏藩。

他們倒好,不但偷稅漏稅,還走私軍械給敵人。還敢公然抗稅,事發後還想要殺官叛逃,這種忘恩負義的傢伙,就該抄家滅族。

不知道是誰,將今天剛從菜場買回來的一個柿子扔了過去。

柿子砸在囚車上,破碎開來,裡面的汁濺了韓瑗一臉。

馬上有人效仿。

沒有柿子,那就砸雞蛋。

有人砸蘿蔔。

還有人把剛買的白菜扒下幾片老菜幫子砸過去。

一時間,各種雞蛋柿子菜葉亂飛。

韓瑗本來還挺清爽乾淨的身上,瞬間就五顏六色,一片狼籍了。

百姓們砸的很開心,有人興奮的大叫。

幾名押車計程車兵被誤傷,惱火的朝人群瞪眼。

接下來,百姓們的命中率就大大提升。

囚車行過,留下一地的菜葉垃圾。

御史臺。

御史臺過去只是一個單純的監察機構,而如今卻有了司法權,還有自己專門的詔獄,負責一些特殊的案件審理。

眼下這樁全城熱議的案子,這樁皇帝和內閣、議院等都下令,要求各地官府官吏、封地封臣們認真學習反思的案子,就是由御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佳男閨蜜

往事如歌

寒王縱寵,絕世嬌妃

孤山野鶴

軍旅:笑我學渣?我考入最牛軍校

李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