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9章 萬言書(感謝失憶lve敏盟主的十萬打賞!),唐朝好地主,木子藍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計得有一二十萬至少。
這些可是不在朝廷戶籍上登記的,也不給朝廷納稅服役的。
世家豪門,李超不打算動,自己也是個階層的,但佛家勢力這麼強,不搞一搞?
距離如今並不遠的北周武帝滅佛,當時可是毀天下佛寺四萬餘,強迫三百萬僧尼還俗。這還僅僅是僧尼就有三百萬之眾,可知佛教的巨大實力。
這可是佔有了當時國家三分之一的人口,可卻不是編戶齊民,完全不事生產,也不服兵役勞役,可以說是完全就是寄生蟲。
周武帝滅佛的作用是很強的,史謂民役稍希、租調年增,兵師日盛。東平齊國,西定妖戎,國安民樂。
滅佛,這比滅了一個國家,帶來的作用還大。
增加幾百萬人口,奪得無數田地,沒收許多金銀財富。納稅人多了,兵源廣了,寄生蟲也少了。
北周以後,有隋一朝卻又大力扶持佛教,使得才幾十年間,如今佛教的勢力又達到了一個高峰期。
李超也是反對佛教的。
首先,從讀書人的角度來說,他們當然是站在儒家這一邊的。佛教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國所固有,這不合先王之道。
而且佛教的流行使敵亡相繼,運祚不長,對於朝廷來說有害無益。
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義,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
當然,若是拋開這種儒教立場,只以國家利益層次來講,崇佛對國家也是沒半點好處的。
佛教背棄綱常名教,有礙國計民生。
佛寺遍佈天下,數以萬計,僧尼以百萬計。這麼多的人口,什麼也不幹,整天唸經拜佛,尤其是他們還形成了強大的寺廟經濟體,佛寺都普遍擁有許多田地,甚至有質庫抵押借貸,而且他們還有大量的佃戶,甚至有不少的奴隸。
而這上百萬的僧尼,擁有如此龐大的產業,卻一文錢稅賦都不會向朝廷上繳,他們名下的那些佃戶奴隸,也一樣的不為朝廷的戶籍人口,同樣不納稅不服賦。
對於朝廷來說,這就相當於一顆大毒瘤了,跟世家門閥一樣可惡。
對於李超來說,自己當然是好的,壞的只是那些佛教而已。
要是來一次滅佛,李世民就發了。全國僧尼沒北周滅佛時多,但百萬數量估計是不會少的。而依附於這些僧尼的隱戶和奴隸有多少?不說十倍,五六倍總有吧。
數萬佛寺,寺田有多少?
那麼多的佛像,毀了之後熔鑄,能得多少銅?
真要能下定決心滅佛,李世民絕對大發。
人口不多說,把佛寺的僧尼、佃戶、奴隸全編戶齊民,敢說能增加近千萬人口。田地增加個一兩千萬畝絕對沒問題的。
甚至佛寺的財產,都能讓李世民的國庫充盈。
當年武周滅佛,一下子國力強大起來,國庫充盈,然後滅了北齊。
對於滅佛,其實李唐上層早已經有了共識的。只是因為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結果打斷了這個計劃。李世民因為篡位上臺,得位不正,因此擔憂此時滅佛會讓有心者藉機生事。
但李超覺得現在各方穩固了,此時滅佛並沒有什麼問題。
滅佛只要溫和一點,不要跟魏武帝一樣搞誅殺就沒事。
強令佛尼還俗,讓他們婚配,給他們分田授地,讓他們老實的種地。
中原若是沒有那麼多地分,可以遷到邊疆來啊。
朔方八州才十萬戶人口,太少了,多來幾個十萬戶都沒問題。
朝廷若是能增加一千萬口編戶齊民,增加個一二百萬課丁,那也非常不得了啊。
順帶著,把些不服的僧人發放到邊疆來,也很好嘛。
想到這裡,李超回到書房。
開始提筆寫奏章。
雖然說李超自己以前是個和尚,但他還俗了啊,從某方面來說,這還更有說服力呢。
“滅佛,大唐只需要三年,就有足夠的國力北伐突厥!”
李超不忘記拿出了李世民最在意的一件事情,滅突厥來誘惑李世民滅佛。
“滅佛,大唐增加一千萬編戶齊民,增加二百萬課丁,增加三千萬畝良田,起碼得到千萬貫財富。國家得此增益,只需三年準備,即可北伐討滅突厥!”
洋洋灑灑,李超最後足足寫了十萬字的奏章。詳盡的寫明瞭佛教現在已經失控,寫明瞭對朝廷的危害,寫明瞭滅佛的諸多好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