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臨床醫生聊醫事做個聰明病人,天淨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避免配伍禁忌不僅是醫生的責任,藥房的藥師也有責任對醫生的處方把關。所以病人從藥房領取藥物時,可向藥劑師詢問服藥期間不宜服用什麼藥物或食物,應注意些什麼。 電子書 分享網站

5處方藥常識(2)

● 選擇服藥時間。藥品最常見的服藥方法是一日3次、一日2次或一日1次。一日3次一般選擇在三餐前後服用;而一日2次一般選擇在早餐及晚餐時服用;一日1次的藥品則多選擇是晚餐時服用。有些特殊藥品醫生會要求患者在特定的時間服用,如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藥及降糖藥等,醫生會要求病人嚴格在一天的個別時段服用,病人不可自作主張,只有嚴格的服藥時間才能保證平穩的藥物濃度。有些藥物必須在睡前服用,如安眠藥。胃動力藥如胃復安、嗎丁啉,胃壁保膜藥如硫糖鋁等一般要求在飯前服用。而大部分藥物均可選擇在飯後服用,這樣可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性。

● 服藥時看清服法。最常見的藥品服用方法是口服,也就是和溫開水一同服下,除非有特殊要求,否則溫開水是最通用而且是最保險的送藥液體。有些藥品要求咀嚼後服下,如治胃病的達喜片;另有些藥品要求舌下含服,也就是將藥片放到舌頭下,含著令其慢慢融化,如心絞痛的急救藥硝酸甘油。服藥時必須看清楚服用的方法和劑量,小藥袋分裝的藥片服法都寫得很清楚,如一次1片,一日3次。瓶裝藥水的服法也容易理解,如一次10毫升或每次1格,一日3次。

● 注意服藥劑量。平常大家都覺得藥服用的量大,療效就好,病好得就快,所以很多人在覺得藥物的療效不明顯時,最常見的做法是自行加量。這是危險的舉動。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口服的藥物由胃接納,進入血液,到達一定的血藥濃度後起效,很多藥物有峰值效應,也就是說,藥物濃度達到特定值後,再加量並不能增加療效,只能增加副作用。藥物大多由肝臟解毒、腎臟排洩,所以,藥物對肝、腎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病人擅自增加劑量,可能出現超過肝腎的功能極限,藥物在體內堆積,出現毒副作用。大多數藥物的起效劑量與中毒劑量差值很大,需要比正常服用量多好幾倍才會引起中毒,這些藥的安全效能就好一些;有的藥物如地高辛,其有效作用量接近於中毒量,如果不嚴格按要求服用,很容易引起藥物中毒,其中毒的早期症狀是噁心、嘔吐等,如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就醫。

● 服藥姿勢。服藥時最好是坐著或站立,同時飲不少於100毫升的溫開水。有些藥片如氯化鉀、阿斯匹林等,對食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如躺著服藥飲水又過少會引起食道炎。

● 服用藥物最常見的毒副作用是過敏反應,特別是抗生素、磺胺類藥、球蛋白和某些中草藥。過敏反應可以發生於用藥的瞬間、也可發生於用藥後數小時或幾天。最常見的過敏反應是藥物性皮疹及發熱;也有的病人出現哮喘、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最嚴重的是發生過敏性休克,甚至造成死亡。青黴素是最常見的引起過敏性休克的藥物,反應發生於用藥20分鐘內,有時呈閃電式,可在數秒數分鐘之內發生,搶救不及時可引起死亡。所以一定要在醫生開具處方前再三重申自己是否有對何種藥物過敏。對於容易引起過敏的某些藥物(如青黴素、普魯卡因等)使用前需做過敏實驗。一旦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並馬上選用非那根、撲爾敏等抗過敏藥物。若出現過敏性休克,必須迅速、及時、爭分奪秒地就地搶救。

卷首

更好地與醫生溝通

患者特徵:

缺乏基礎醫學常識,與醫生溝通很少,在治療過程難以參與決策,完全聽從醫生的,或相反對治療過程指手畫腳。

常見看病誤區:

盲從;或懷疑一切,不配合治療。

你最需要的建議:

擁有一個可以真誠地向你提供幫助的醫生朋友。

你最不該忽略的小事:

在與醫生的交往中,尊重醫生與自信同樣重要。

1當個聰明病人之道

“道”這個詞有時還真是難以表述明白,所以叫“道可道,非常道”。我想“道”應該就是一種宏觀的原則,在這個原則上你可以由此推匯出各種細節。我是偷懶的人,對於一切事物,我總希望有個“道”可以抓住,這樣自己就可以不用被那些細枝末節困擾住!那什麼才是當一個聰明病人的“道”呢?也就是你掌握了這個“道”後,就可以抓住了怎樣當一個聰明病人的精髓,而不是讓別人今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苗疆道事

撲火

他的千紙鶴糖[暗戀]

笠枝

豪門弟弟惹人憐

大刀闊斧

終末之龍

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