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4章 反擊的號角(Ⅻ),遠東王庭,程劍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年前遠東尚未建國的時候,羅蘭曾經陪同父親魯道夫一世率軍北上討伐“龍之眼”。在一次與“龍之眼”的遭遇戰中,羅蘭無意間發現己方炮兵的自由射擊構成了一道彈幕,追蹤潰逃的半龍騎兵不斷向前移動,由此觸發聯想,回憶起地球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英法聯軍曾經多次運用這種“徐進彈幕射擊”戰術打擊德軍,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羅蘭把這種自己也只是略懂皮毛的炮兵戰術介紹給了父親,在其後的日子裡,他除了提供上述創意就沒再關注過遠東炮兵的發展演變。魯道夫一世則把兒子提供的創意轉化為軍事理論,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測試,最終形成一套成熟的戰術,並且在炮兵演習中多次加以實踐。當帕維爾元帥提出要在西線反攻中應用這一戰術,羅蘭心頭感慨萬千,既為父親的軍事思想有機會經受實戰的檢驗而感到欣慰,同時也為父親英年早逝、來不及親眼目睹自己的軍事成果而深深抱憾。
由於是先經過嚴格的訓練以及多次演習,遠東炮兵第一師全體官兵早已對“彈幕徐進射擊”的精髓瞭然於心,初次應用於實戰就取得極好的效果。
這種戰術的特點如同其名,將高度密集的炮火投放到戰場上的狹窄地帶,使炮彈落點形成一道道大體上平行的“彈幕”,關鍵在於保持彈幕剛好處於己方進攻部隊的正前方,並且只打到他們前面大約500~1000碼處,這樣既可以為己方進攻部隊構築一條不斷向前推進的火力網,拔除彈幕行經截面上的敵軍工事,同時還不至於誤傷彈幕後方亦步亦趨跟進的己方官兵。
為了實現上述既複雜又危險的戰術,後方炮兵必須與前線部隊保持相同的推進節奏。為了應對戰場上的突發事件,前線部隊與後方炮兵的指揮官還要藉助軍用魔導廣播臺和魔導通話儀隨時保持聯絡,從而使後方炮兵與前線攻堅部隊相隔數里仍能保持同一步調,默契配合,如同一架精密的鐘表。
除非發生意外狀況,彈幕炮擊必須嚴格遵循事先約定的時間和空間規律,尤里·波波夫將軍給麾下炮手定下的規矩是“每隔5分鐘炮彈落點前移100碼”。在這種彈幕徐進戰術的指導下,戰鬥在最前線的遠東官兵可以在新一輪炮擊發起前趕到上一輪炮擊落點附近的安全區域。到位後,前線官兵還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清除掉所有被己方炮火壓制的敵軍防禦點,然後跟隨己方炮兵發起的新一輪彈幕射擊繼續向前推進,如此週而復始地執行上述戰術步驟,直到完全控制敵軍陣地。
五月六日清晨,遠東西線部隊展開反攻行動之初,尤里·波波夫將軍統率的遠東炮兵第一師就按照預定戰術嚴格進行“徐進彈幕射擊”。這一戰術在戰場上最先體現出來的好處倒不是殺傷據守東岸陣地的帝國官兵,而是扮演起“清道夫”的角色,為擔當攻堅使命的鎧騎士第一旅和擲彈騎兵師掃清了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帕拉丁娜在陣地前方大量佈設魔導地雷,本以為能夠阻擋遠東鎧騎士旅向前推進,然而她沒有想到,鎧騎士尚未抵達雷區,來自敵軍後方的炮火就搶先一步轟擊雷區。炮彈構成的帷幕如同一把巨大的掃帚,乾淨利落的掃蕩雷區,每落下一發炮彈,爆炸後激起的震盪波擴散開來,就會將周邊百尺之內埋設的魔導地雷全部引爆。陣地上塵煙滾滾,殉爆聲絡繹不絕。帕拉丁娜聽在耳中,疼在心裡。
不出半個鐘頭,帕拉丁娜辛辛苦苦設定的雷區就被遠東炮兵的徐進彈幕清掃出一條安全通道,鎧騎士與擲彈兵跟隨彈幕向前推進,有驚無險的穿越雷區,抵近東岸陣地。
此時帕拉丁娜寄以厚望的防禦炮臺也繼地雷陣之後淪為遠東炮兵“彈幕徐進射擊”的犧牲品。岩石構築的碉堡能經受得住擲彈筒轟擊,藏在碉堡內的步兵炮與機械鎧裝備的魔晶機炮相比具有射程與火力上的優勢,然而這些優勢面對大口徑榴彈炮狂轟濫炸的時候就都化作泡影。
隨著遠東一方的火炮彈幕不斷向東岸陣地縱深推進,行經地帶的碉堡大多被轟得坍塌崩潰,藏在碉堡中的步兵炮也大多啞火,無法對後續跟進上來的遠東攻堅部隊構成威脅。
遠東空軍也沒有閒著,乘勢發動空襲,巨鷹俯衝轟炸比十里之外打過來的炮彈更精準,投下的重磅航空炸彈總會落在碉堡屋頂,將之連根拔起。一輪空襲過後,東岸陣地上那些僥倖逃過彈幕掃蕩的碉堡也幾乎全被摧毀。現在,帝國軍東岸陣地上已經沒有什麼可靠的防禦工事能夠阻擋遠東西線集團軍步步進逼的攻勢了。
……
一支軍隊就好比一座房屋,無論平時看起來多麼美觀、堅固、無懈可擊,只有當其處在巨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