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92章 “大海嘯”(10),遠東王庭,程劍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維爾納夫將軍透過望遠鏡看到觸雷的輪船桅杆朝一側傾斜,正緩慢而不可挽回的下沉,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命令艦載航空兵出動,及時救回觸雷輪船上的帝國水兵。

四艘大型輪船相繼沉沒,由於港口附近的海水較淺,輪船沉沒後仍有一截桅杆露出水面,成為四座人工製造的礁嶼,自港口駛出的軍艦大多吃水頗深,倘若不慎撞上沉船,下場跟觸礁沒什麼區別。

剩餘的兩艘輪船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深入雷區仍未觸發水雷,在水面上戰戰兢兢的漂行。維爾納夫不打算繼續浪費時間,命令兩艘輪船上的帝國水兵儘快脫離,而後命令軍艦炮擊只剩下空殼的輪船。兩輪炮擊過後,港口上空的硝煙尚未散盡,兩艘傷痕累累燃起烈焰的輪船終於結束這段充滿屈辱的航程,先後被擊沉擱淺,淪為帕爾尼亞艦隊出港必由之路上的兩座巨大障礙。

維爾納夫將軍舉著望遠鏡,出神觀察帕爾尼亞軍港。六艘擱淺的輪船幾乎將出港的航路完全堵死,但是倘若敵方艦隊指揮官敢於冒險,還是有可能沿著一條曲曲折折的狹窄路線逃離軍港,這難度堪比在刀尖上跳舞。

維爾納夫將軍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他不允許自己的“作品”有任何瑕疵。哪怕帕爾尼亞艦隊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繞過重重封阻逃出軍港,他也放心不下。為了確保封鎖萬無一失,維爾納夫將軍調來四艘驅逐艦,授意他們在剛剛那六艘輪船趟出的航道上佈下大量水雷。

這樣一來,在帕爾尼亞人的雷區外圍,帝國海軍又額外設定了一道水雷帶,就算帕爾尼亞艦隊運氣逆天,冒著巨大的風險衝出被沉船阻塞的港口,還有無數水雷擋在他們前面,註定是插翅難逃。

做完這一切佈置,維爾納夫將軍終於可以放心地拿出高等通訊石,親自向呂西安司令彙報:“帕爾尼亞艦隊出港航道已經被徹底封鎖,從現在開始,我軍艦艇可以不受任何干擾的掃雷了。”

……

4月30日,帕爾尼亞港灣下起綿綿細雨。帝國掃雷中隊冒雨作業,終於趕在天黑之前將安全航道推進到距離最近的岸防炮臺八千碼外。

五月一日,天氣終於放晴。黎明時分,帝國海軍司令呂西安上將麾下那支龐大的艦隊浩浩蕩蕩向前推進,以三艘主力戰列艦——“查理大帝”號、“特蕾莎皇后”號和“弗蘭克皇太子”號——為首,由8000碼外對帕爾尼亞岸防陣地進行炮擊。

對面陣地上,處於堅固堡壘保護下的岸防大炮也開始還擊,但是對於它們來說,帝國軍艦的距離實在太遠,炮彈飛到八千碼外已成強弩之末,絕大多數落了空,偶爾有那麼一兩發炮彈走運命中目標也難以擊穿帝國戰列艦厚實的裝甲,幾乎無法對其造成實質意義上的傷害。

攻防雙方你來我往,激烈的炮擊戰持續了兩個鐘頭,清晨6點50分,帕爾尼亞岸防陣地上傳來異常驚人的爆炸聲——是“特蕾莎皇后”號轟出的一發10寸穿甲彈擊中2號岸防炮臺的彈藥庫,恐怖的大火球沖天而起,直接將這鋼鐵與水泥構築的碉堡撕成碎片。接下來的三十分鐘裡,“查理大帝”號和“皇太子弗蘭克”號也不負眾望,先後多次命中3號和7號岸防堡壘,成功使這兩座炮臺啞火。這樣一來,帝國掃雷中隊又可以向前推進五百碼,在這片已經脫離岸防炮臺庇護的水域清掃航道。

炮擊戰就這樣一直持續到正午,海灣對面已是一片狼藉:硝煙瀰漫的陣地上,隨處可見破碎的水泥塊和大炮碎片,化作廢墟的碉堡夾雜著斑斑血跡。

從黎明到正午,持續整整八個鐘頭的炮擊戰幾乎就是帕爾尼亞岸防陣地單方面在捱打,已經有不下二十座炮臺被帝國艦炮摧毀,還擊的炮聲則明顯變得稀疏,透出一絲有氣無力的意味。

呂西安將軍一直在密切關注戰場上的局勢,敏銳的覺察到帕爾尼亞守軍計程車氣正在跌落,遂決定在對方的傷口上再撒一把鹽,誘使其喪失理智。

早已等得不耐煩的四艘帝國巡洋艦——“雄獅”號、“猛虎”號、“不屈”號和“無畏”號——奉命出擊,勇敢地越過三艘戰列艦,在岸防炮臺的射程邊界上一邊開炮一邊遊走,彷彿在故意挑逗對方。

帕爾尼亞人並沒有被帝國海軍這一具有侮辱性的行動嚇倒,反而被激發出前所未有的勇氣與鬥志,所有岸防炮臺都把攻擊目標轉移到四艘帝國巡洋艦。

乘著岸防炮臺的火力大多被機動靈活的巡洋艦吸引,三艘略顯笨重的帝國戰列艦悄然向前挺進,在更近的距離從容炮擊對岸堡壘,以便提高射擊精度。

此時港灣內外的景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月傾天下

公子姬玥

春風十里不如你嬌顏

愛吃豆鼓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