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2章 鐘錶之鄉(3),遠東王庭,程劍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娜夫人還真是把羅蘭當成“準女婿”了,隨信以“物品傳送術”寄給他一包石榴,說是自己親手栽種的,新結的果實請他品嚐。
羅蘭這時候已經傳送到了距離賽爾鎮大約五十里的農場,這裡是他推行鄉村公社的試點之一,不久前曾經來視察過。在這裡僱傭了一輛馬車,最多兩個鐘頭就能到達賽爾鎮。
羅蘭獨自坐在馬車裡怪無聊的,就把安娜夫人寄來的石榴拿出一個剝開吃。邊吃邊琢磨:現在是四月,石榴樹怎麼就結果了呢?季節完全不對啊!再則安娜夫人是個虛體幽魂,她是怎麼把石榴從樹上摘下來的?
轉念一想,暗笑自己自討沒趣。安娜夫人是一位準傳奇大法師,在自家的花園裡搞點“反季節水果”研究有什麼難的?況且石榴的確如安娜夫人在信中自誇的那樣——酸酸甜甜很好吃!
羅蘭正在吃石榴的時候,車廂裡憑空跳出一團紅色光球,伸手握住讀取資訊,果然是妮基塔發來的。
法師小姐美美的睡了一覺,剛起床就發信給他詢問約會地點。
羅蘭回信告知自己正在去賽爾鎮的馬車上。
妮基塔很快回信,約定就在鎮口那個非常顯眼的大齒輪雕塑跟前見面,她現在要先洗個澡,還要梳妝打扮一番,大概會花點時間,如果羅蘭早到,就在齒輪雕塑旁邊等她。
看得出來,這小女巫對賽爾鎮的情況很熟悉。羅蘭會心微笑,這下有免費服務的導遊了。
石榴好吃卻很難剝,羅蘭平時不太喜歡這種吃起來費事的水果,不過獨自乘車旅行時剝石榴倒是一件消磨時間的趣事。
兩個小時不知不覺流逝,羅蘭把滿滿一口袋石榴吃得只剩最後一個,馬車緩緩停下來,車伕回頭告訴他賽爾鎮到了。
羅蘭打了一個帶有石榴味的飽嗝,下車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展現在他前方的是一座整潔秀麗的小鎮,白牆紅頂的漂亮房屋彷彿積木搭成,在群山環抱之下,安祥寧謐的氛圍宛如童話。
羅蘭付了車伕小費,雙手插在上衣兜裡,吹著口哨,悠閒的踱步前行。
果然如同妮基塔所說,通往小鎮的公路旁邊豎起一座高大的鋼鐵雕塑,造型酷似齒輪,然而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齒輪中還有三根指標,伴隨著滴答聲轉動,分明是一架鐘表。
羅蘭抬頭觀察了一下,確認時間是上午十點四十分。他在車上給妮基塔回信時是八點五十分,這都快兩個小時了,那丫頭怎麼還沒有來赴約?女人梳洗打扮起來,可真夠磨蹭的。
羅蘭搖頭苦笑,走近雕塑跟前等候妮基塔。無意中發現雕塑的基座上刻有一行文字:
歡迎來到鐘錶之鄉(賽爾鎮,始於1512)。
“百年老鎮啊……”羅蘭不由肅然起敬。
臨來前他向人打聽過賽爾鎮的歷史,據說這裡最初是一群被帝國教廷貶為異端、處以流刑的工匠建立起來的定居點,後來隨著人口增多,漸漸發展成為城鎮。賽爾鎮的開創者們將製作鐘錶的手藝帶到遠東,歷經百年傳承至今,鎮中居民大多從事製作鐘錶以及與之相關的行業,使這座小鎮博得了“鐘錶之鄉”的美名,從豎立在鎮口的雕塑來看,賽爾鎮的居民對製作鐘錶這項祖傳手藝也是引以為豪。
羅蘭轉身向小鎮街道深處張望,憑藉敏銳的視力,可以看到沿街的店鋪大多懸掛著鐘錶店、首飾店和寶石加工店的招牌,從規模來看多是一些小作坊。
製作鐘錶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藝,在前工業化時代,可以說鐘錶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機械裝置之一,而如此複雜精密的儀器在數個世紀裡全靠匠人憑藉靈巧的雙手加工打磨而成,在羅蘭這個外行人看來著實稱得上神乎其技。
瓦雷斯剛剛進入工業化時代,目前遠東市面上出售的鐘表,大到鐘樓上的時鐘,家中擺設的座鐘和掛鐘,小到裝在口袋裡的懷錶,基本上都是手工製作出來的。哪怕在那些工業發展較好的國家,最多也只有鐘錶的外框、鐘擺、錶鏈和較大的齒輪能夠在工廠中批次製造,絕大多數精密部件,比如遊絲擺輪這樣的核心裝置,還是得靠匠人的雙手來打磨。
這樣嚴重依賴手工技藝製造出來的鐘表,每一件都堪稱是藝術品,價格之昂貴可想而知。
羅蘭當然也喜歡名錶,但是他不認為賽爾鎮這樣堅持手工製作鐘錶的傳統是正確的方向。鐘錶不應該是一種僅能供富有階級炫耀把玩的奢侈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計時精確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普羅大眾同樣有購置鐘錶以便精確安排作息日程的需求,但是大眾的收入水平,顯然無法購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