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8章 流亡潮(2),遠東王庭,程劍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海藍和迦南的境況比斐真稍好一些,但是人口壓力也很大。正是為了緩解人口壓力,三大強國不得不對外開疆拓土。斐真和海藍的目標是新大陸,在威爾諾亞和格拉貝倫開拓了大片殖民地用於安置本土過剩的人口,斐真則向南開拓,致力於將天方大漠中那些大大小小的綠洲城邦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饒是如此,斐真、海藍和迦南的人口增長速度還是大大超過了疆域的擴張,本土失業率連年居高不下,成為令『政府』最為頭痛的難題。
在這樣的處境下,亞珊帝國數以萬計的難民如同『潮』水般湧來,斐真、海藍和迦南的執政者簡直做夢都要嚇醒,忙不迭調兵遣將封鎖海岸,加強海防巡邏,禁止運載帝國難民的船隻靠港。
對於已經偷渡入境的帝國難民,三國『政府』也予以嚴厲打擊。迦南的主政者歌羅法王子還算心地善良,只是拒絕授予流亡者合法的國民身份,沒有身份證明就不能在迦南出任公職、不能辦廠開店、不能購買房屋土地……只能靠打黑工維持生存。
斐真和海藍兩國內閣更狠,緊急透過《非法移民制裁法案》,授權各級司法機關搜捕偷渡者,逮住先送進監獄關押,湊齊一個整數就集體押解上船,賣到新大陸的種植園充當奴隸……很多逃離亞珊帝國,渴望謀求新生活的難民,就這樣被販賣到了殖民地,等待他們的將是更悲慘的境遇。
斐真、海藍和迦南三國,從王室、『政府』到下層平民都對來自大海對面的難民持敵視態度,這無疑於給帝國逃亡者當頭一棒,迫使他們改換逃亡目的地。
然而他們還能逃往哪裡?
就在帝國流亡者瀕臨絕望的關頭,遠東寇拉斯『政府』向他們指明一條生路。
1623年11月15日,在羅蘭的推動下,遠東『政府』適時推出《移民法案》,公開宣稱歡迎移民遷居遠東,寇拉斯『政府』將給予相應的便利,透過邊檢即可入境,滿足一定條件者當場授予公民護照,並且提供安置場所和工作機會。
這個訊息一經宣佈,立刻透過覆蓋整個瓦雷斯世界的“魔導廣播網”傳遍各地,在帝國境內引發熱議。
此時弗蘭克與穆勒內閣正為推行改革忙得焦頭爛額,哪裡顧得上安撫逃亡農奴,對遠東頒佈的移民法令沒有太過在意,況且退一步說,帝國兩億多人口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遠東願意接納那些破產逃亡的“低端人口”,等於幫帝國『政府』緩解壓力,他們又有什麼理由反對?
在帝國當局的默許下,逃亡大軍立刻轉向,將遠東視為逃荒的首選目的地。
由帝國內陸前往遠東,只有西出烏利諾山口這一條路。然而山口被軍事要塞奧列維堡阻斷,要塞司令官卡爾將軍又是個不通情理的倔老頭,始終拒絕放難民過關。
既然陸路不通,逃亡者只能另求它途。人『潮』如同具有統一思維的巨蟒,朝著濱海行省湧去,在狹長的“濱海走廊”沿線,隨便搭乘一艘船即可進入暴風洋,沿著海岸線北上珊瑚海,進而挺進金角灣,歷經半個多月的航程最終在帕爾尼亞半島登陸。
帕爾尼亞半島屬於“遠東王庭”轄區,但是這裡並不是難民可以安身紮根的地方。
帕爾尼亞也是一個歷史悠久且非常富裕的國度,然而富人總有富人的難處。目睹難民在金角灣的沙灘上紮起了帳篷,把這處風景優美的度假勝地變成『亂』糟糟的垃圾場,優雅高貴的帕爾尼亞人深惡痛疾,同時又感到恐慌,如果事態持續惡化下去,恐怕整個帕爾尼亞半島都將被來自帝國內陸的難民佔據,原住民的生活品質將受到難以容忍的破壞。面對大海對面蜂擁而來的難民『潮』,半吸血鬼們的反應與斐真、海藍、迦南三國居民如出一轍,強烈要求王室儘快趕走難民,還帕爾尼亞以寧靜!
卡羅爾與賽奧多拉夫『婦』並非那種毫無憐憫之心的統治者,對帝國逃亡者的處境也頗為同情,但是面對國內民眾的呼聲,夫『婦』倆別無選擇,只得匆匆趕赴寇拉斯堡會晤寇拉斯父子,協商解決難民問題。
當天傍晚,“遠東王庭”召開議會,經過一番磋商,最終達成決議:由寇拉斯王國替帕爾尼亞接納難民,帕爾尼亞則向寇拉斯王國開放金角灣的軍用港,使駐紮在寇拉斯島的北方艦隊終於可以沿著海岸線南下珊瑚海,在溫暖的南方海域得到一處可供休整和訓練的基地;除此之外,帕爾尼亞王室還承諾提供安置難民所需的部分款項。
達成協議的當晚,金角灣的難民營就透過公共廣播得知這一好訊息。難民們頓時興奮地歡呼起來,整個海灘洋溢著劫後餘生的歡笑,“寇拉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