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五章 漢時的特種作戰【求票】,神話大漢,冠軍兵聖,老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身後是一支匈奴萬人隊,渾邪,酋塗兩部各出五千精銳,共同組成。

“烏連也是烏孫大將,往昔和我們幾部多有接觸,其人精通兵事,我們要小心應對。”

酋塗王坐在馬上,老成持重道。

渾邪王長髮披肩,掃視周邊:“侯爺給我們的密令,說按預定時間過來,和另一支漢軍匯合,聯兵攻入烏孫。

我們已按時趕來,另一路漢軍人馬,為何不見蹤跡?”

酋塗王也在打量周圍。

曠野無人,周邊確是沒有其他兵馬存在的跡象。

渾邪王又道:“我們從西域以北過來,還有一路從玉門往西,明面是奔襲烏孫,實則是引人注意,掩護我們的行軍。

玉門那一路真正的目標是焉耆。

霍侯說要和我們匯合的第三路,是透過什麼路線來的烏孫?

我想了數日亦未想通。酋塗王你可能看出這第三路兵馬,走的是什麼路線?”

酋塗王搖頭道:“霍侯用兵,伱我都親自領教過,常能出人意料,鬼神莫測。另一支漢軍才是此番破烏孫的關鍵,我如何能看破?”

酋塗王沒發現周邊有漢軍存在,遂取出一片紋理流轉的翠綠葉子。

這是同心蓮葉,霍去病讓他們聯絡另一路兵馬,或彙報行軍進展所用。

酋塗王當即在葉子上推送神念烙印,和另一路兵馬聯絡。

那葉子很快就有紋理髮光,浮現出回應:

“往南來!”

……酋塗王和渾邪王齊齊往南看去。

再往南就是阿拉山口,過了山口則會進入烏孫的伊犁河平原流域。

“他們來的比我們早,繼續往南過阿拉山口,是烏孫的北部邊城阿勒河谷城。”

酋塗王和渾邪王短暫商議,遂率軍策馬往南去,準備和另一路漢軍匯合。

他們在凌晨的時間,接近阿拉山口以南區域。

前方的平原高地上,坐落著一座塞城。

所謂塞城,主要是為軍事目的而建,規模普遍不大。

阿勒河谷城以黃土壘砌,依據阿拉山口餘脈陡峭高聳的地勢而建。

這座塞城雄踞在周邊地勢最高的一處位置,三面臨崖,是烏孫北部邊城,防衛森嚴,易守難攻。

城內雖只有三千守軍,卻在建成後,從未被攻破。

渾邪王和酋塗王統兵過來,在一處乾燥的谷地裡和另一路漢軍相遇。

那支漢軍像是從虛無中,泛起薄霧,憑空顯化。

渾邪王和酋塗王皆是精神微振。

這種憑空顯化的手段,說明眼前的漢軍正是霍去病嫡系,想模仿都模仿不來。

那漢軍領兵的校尉,手執瞞天過海計的計簡,顯出蹤跡後招呼道:

“侯爺傳來密令,讓我在這裡與你們合兵,破烏孫北線,直逼其王城赤谷方向。待南線李敢部從焉耆殺過來,與我們一東一北,兩路同時揮兵直擊烏孫王都。”

說話的校尉身著輕甲,身形高壯,大概二十五六歲模樣,手握一柄極為粗大的青銅馬朔!

能用這種銅朔的,都是戰場陷敵的勇將。

朔這種武器,本該漢唐時才有,但眼下的世界,秦時已有馬朔。

我入漢後,聽說禁軍麾下有八大校尉,都是霍侯著意培養的青年將領,之前見過的趙破奴,陳慶,復陸支都在其中,眼前這個應該也是……渾邪王思忖。

酋塗王卻是在看周圍環境。

他和渾邪王是透過提前聯絡,率小隊部眾隱匿過來匯合的,大隊匈奴人馬尚在數十里外等候。

而這處會面的山谷上方,就是烏孫的河谷塞城。

“侯爺可曾有交代,如何破此塞城?”渾邪王眼看天色將明,問道。

對面的青年校尉道:“我名趙安稽,侯爺麾下禁軍八校尉之一。統兵兩千,來與你們匯合。我的人已經上去了,我們也上去看看。”

“上去?”

渾邪王看了眼陡峭近乎垂直的崖壁,星空在崖壁上方露出一條長線:“你們從這裡上去,要襲擊河谷城?

怎麼上去的?”

渾邪王和酋塗王跟隨趙安稽,來到一側的崖壁角落,遂看見一幕奇觀。

在崖壁上鑿孔,塞入巴掌寬,並指厚度的青銅板,一級級往上,呈‘之’字形,如攀天之梯,往崖壁上方延伸。

漢軍在崖壁上開鑿棧道的手段,匈奴人從未見過,非常驚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師承太無敵,系統跟我稱兄道弟

張嘴吃糖

王妃好傲嬌

CH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