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養生秘密,莫再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青以及放風箏、盪鞦韆等。
五宜養生保健,預防疾病。春天除了注意飲食起居外,還要注意預防各類疾病。因為春天乍暖還寒,氣候多變,細菌、病毒易於繁殖傳播,易發生流感、肺炎、支氣管炎、流腦、猩紅熱、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平時一定要講衛生,勤洗曬衣被,除蟲害,開窗通風,提高防禦能力,傳染病流行時少去公共場所,避免傳染。
春季養生五忌
()免費TXT小說下載
一忌驟減衣物。從古至今,善於養生者都十分重視“春捂”的養生之道。俗話有“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說法。早春之時,寒溫交替,天氣反覆無常,衣服不可頓減,過早脫去冬衣,極易受寒傷肺,引發呼吸系統疾患。驟冷還會使血管痙攣,血液粘稠,血流速度減慢,臟器缺血,於是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關節炎、偏頭痛、冠心病等便會乘機造訪。此外被褥也不可馬上減薄,以符合“春捂”的養生之道。
二忌春困無度。“春困秋乏”,春天人易犯困,有些老年人有睡懶覺的習慣。中醫認為久臥傷氣。睡眠過多,無病也會躺出病來。因為久臥會造成新陳代謝能力下降,氣血執行不暢。春天的空氣十分清新,老年人應走出家門參加健身活動,使身體與季節的蓬勃之氣相應,從而杜絕睏倦無度的狀態。
三忌飲食無節。早春期的飲食以高熱量為主,老年人要注意多吃富有營養而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儘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腸引發疾病。胃寒者早晚喝點薑糖水,有禦寒暖胃和防治感冒的雙重作用。
四忌情志失調。《紅樓夢》中有黛玉葬花的情節,生活中老人看到春花暖陽,也常常會滋生一些感傷的情懷,尤其是孤寡老人,更容易沉湎於對往事的無限傷懷中。這對養生是很不利的。情志一旦失調,外邪就會乘虛而入,造成身體疾患。因此在春天老人應該更多地看到生活的美好,使自己的心情保持舒暢。
五忌過度勞累。春天是各種傳染病多發的季節。老年人由於免疫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如果過度勞累,或頻繁出入商場、影劇院等人多的公共場所,在身體疲勞的情況下,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感染,從而導致呼吸道傳染病等疾患。因此老人要注意勞逸結合,活動適度。
春季補法
神補
春天是精神病患者易發病季節。一般人也可能出現情緒不穩、多夢、思維活躍而難以集中,出現睏倦乏力,精神不振等“春困”症。尤其年老體弱多病者,對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差,春季常多愁善感,煩躁不安,正如《老老恆言》指出:“老年肝血漸衰,未免性生急躁。”改變這種不良情緒最佳方式就是根據個人的體質狀況和愛好,尋求各自的雅興,以陶治情操,舒暢情志,養肝調神。春暖花開時,可約上親朋好友外出踏青賞柳、玩鳥或散步練功等,有利於人體吐故納新,採納真氣,以化精血,充養臟腑。
食補
春季食補宜選用較清淡溫和且扶助正氣、補益元氣的食物。如偏於氣虛的,可多吃一些健脾益氣的食物,如米粥、紅薯、山藥、土豆、雞蛋、鵪鶉蛋、雞肉、鵪鶉肉、牛肉、瘦豬肉、鮮魚、花生、芝麻、大棗、栗子、蜂蜜、牛奶等。偏於氣陰不足的,可多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如胡蘿蔔、豆芽、豆腐、蓮藕、荸薺、百合、銀耳、蘑菇、鴨蛋、鴨肉、兔肉、蛙肉、龜肉、甲魚等。另外,春季飲食還要吃些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如新鮮蔬菜薺菜、油菜、芹菜、菠菜、馬蘭頭、枸杞頭、香椿頭、蒲公英等,這對於因冬季過食膏梁厚味,近火重裘所致內熱偏亢者,還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等作用。
藥補
至於藥補,是針對人體已明顯出現氣、血、陰、陽方面的不足,依靠食補已不能糾正其虧損時,則應在中醫指導下,施以甘平的補藥,以平調陰陽,祛病健身。對於體虛乏力,少氣懶言,不耐勞累,經常感冒,容易出汗或內臟下垂等,可酌情選用中成藥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香砂養胃丸、玉屏風散等,藥膳可選食黃芪黨參燉雞、人參蘑菇湯、參棗米飯、風慄健脾羹等配合治療。另外,根據中醫“春宜養陽,重在養肝”等理論,春季人體肝的功能較為旺盛,故應注意補肝,可用芡實粥以益精氣,地黃粥以補體虛、防風粥去四肢氣,用枸杞子、黃精、玉竹、沙參等以進補。還可選食具有開補作用的首烏肝片、燕子海參、人參米肚、赤箭鳳冠等以助肝氣之升發。
春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