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座無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八章,重回東北1970,本座無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向北這麼說卻也真敢這麼做,真的就拿出褲腰帶預備綁住閆寶書讓他哪裡也去不了。閆寶書反正也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乾脆就任由陸向北胡鬧了。閆寶書合併了雙手,在陸向北用褲腰帶綁住他的雙手之後,閆寶書疲倦的往火炕上一倒,閉著眼睛說,“我睡一會兒,吃飯了叫我。”
“先別睡。”陸向北怕閆寶書真的睡著了,便伸過他那靈活的腳趾頭,像鉗子一般在閆寶書的臉蛋子上擰了一下,笑嘻嘻的說:“臭不臭。”
閆寶書歪了下腦袋,躲過了陸向北的腳丫子,“你有事兒要跟我說?”
陸向北趴了過來,牽動著手裡的褲腰帶笑道:“明天十五,咱得早點起來包餃子。”
“明天是十五了嗎?”閆寶書眨了眨眼睛,天真爛漫似的笑道:“你不說我都沒想起來。哦對了,你剛才說咱們明天要包餃子?”
“對啊,咋了?”
閆寶書十分費解,“元宵節不是該吃元宵嗎?”
“啥節?還有啥叫元宵?”
得,閆寶書好像又說了一個特別了不起的東西。其實這也不能夠怪陸向北,只因大環境下的限制,現在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正月十五就是元宵佳節,更不知道在過元宵節的時候是要吃元宵的,而在南方則是叫湯圓。當然,元宵和湯圓還是存在著本質的區別的,口味上稍有不同。例如東北,就是在元宵節吃元宵,煎煮蒸炸都是可以的,但閆寶書個人只吃過煮的,記憶中母親曾做過一次炸元宵,其結果就是崩的到處都是,鬧得廚房裡狼狽不堪。所以說,陸向北的不瞭解是可以的理解,按照這裡的人習慣,正月十五就只有包餃子這麼簡單。除此之外,孩子們也就是盼著這一天能夠再改善伙食一次了。
“啊……這個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你就當我沒說。”閆寶書實在無從解釋,只好隨便搪塞了過去。
陸向北疑惑的掃了閆寶書一眼後又恢復了一張笑臉,他說:“你以前一定沒玩過,栓子那裡還有玻璃燈籠呢,等到了明天晚上,我讓他拿出來……哎呀。”陸向北一驚一乍的,猛的拍了一下腦門,“也不知道我二叔家有沒有蠟燭。”
閆寶書對玻璃燈籠有印象,曾經的他小的時候也玩過,豎起來的長方形玻璃四面,如果條件好的家庭會用金屬來做邊框,若是條件不好的人家,就是用紙條子和漿糊等東西把四面玻璃粘在一起,到了晚上,他會拎著玻璃燈籠,裡面點燃蠟燭出去玩。這也就是所謂的“萬家燈火”了,原因也就是每家每戶的孩子都會拎一個這樣的燈籠在手裡。
另外,還有一些人家條件更為艱苦,連紙條子粘好的燈籠都沒有,為了不讓自家的孩子眼饞,那些大人們就想出了一個法子,就是用棉花捻成一支,粘了煤油點著,不過這種辦法是讓火焰維持不了多久的,許多孩子還沒跑出家門,棉花上的火焰就已經熄滅了,真是讓人看了就覺著心疼。
“那就晚飯的時候問問小叔小嬸唄。”
陸向北點了點頭,隨即興奮道:“還有,我讓我爸給咱弄‘地出溜’和‘小起火’去了,明晚上了咱叫上顧軍一起玩。”
這兩個詞兒閆寶書覺著陌生極了,什麼是地出溜,什麼是小起火?閆寶書雖是不明白,但也沒問出口,只待明天看到了,說不定他就知道是什麼了。正月十五每年就這麼一次,別說是孩子們,就是到了陸向北和閆寶書這個歲數,也是非常熱愛這個節日的。陸向北之所以這麼激動,除了節日的喜慶之外,大概也有那麼一絲絲想要和閆寶書一起過節的小心思吧?閆寶書自己是這麼想的。
自作多情偶爾有那麼一次兩次,也不見得就是壞事兒嗎!
晚飯照舊是他們兩個在偏廈子吃的,伙食雖不如昨夜的豐盛,可兩個人也不是挑食挑嘴的人,大口大口的扒拉著碗裡的飯,等到酒足飯飽小嬸子把碗筷收走之後,兩個人就關了燈,早早的睡下了。
屋裡是那麼的安靜,也不知過了多久,陸向北的聲音突然劃破了黑暗,“哎,睡著沒?”
“嗯?咋了?”
陸向北豎起耳朵,“你聽,外面是不是颳大風呢。”
閆寶書聽了一陣子,“該不會是要下雪吧?”
“不能吧?大雪封山還咋玩了。”陸向北雙手合十放在胸前,“老天爺保佑啊,別下雪,不然我又沒辦法給寶書小同志留下個美好的回憶了。”
閆寶書噗嗤笑了,“陸向北你行了啊,我沒你想的那麼矯情,什麼回憶不回憶的。”閆寶書聲音越發低沉,“其實,能和你一起過這個年,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