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為自己開方,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溉良田、滋養萬物。反過來,由於冰川的存在,太陽的熱量才能得以吸收,否則大地就要變成荒漠了。
所以,心陽不足的話,就無法把充足的陽氣送給腎臟,造成腎精虧損。舉個例子吧,我們心跳加快時,明明是心臟出了問題,可很多人會說“心慌”,這個“慌”就是恐慌的意思。而恐對應的是腎臟,所以心臟出問題的時候,會影響到腎臟。
心裡裝的事太多,脾就不舒服
大家都知道,脾主運化。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經過脾的運化,被人體消化、吸收後才能變成血液。但是,如果沒有心陽的存在,脾的運化功能就無法實現。
舉個例子,很多身體消瘦的人,吃了不少補藥,都不見效。到醫院去檢查吧,又查不出什麼問題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人心裡裝的事太多了,有事沒事去想一些沒必要操心的事,分散了心陽。思慮過度容易傷及心血,而心血不足又會影響到脾的運化,造成少食、腹脹、身體乏力等“心脾兩虛”的症狀。
只有心和肺合作愉快,濁氣和清氣才能正常交換
心主血,肺司氣,血是氣的載體。肺吸入的清氣需要透過血液的運化才能分佈到全身各處,濁氣也要依附於血液才能到達肺部,透過肺的呼吸排出體外。所以,只有心的功能正常,血液執行才會通暢,讓體內的濁氣正常地和大自然的清氣相替換。這就是中醫上常說的“血為氣之母”“血以載氣”的道理。
心情不好,揉肝經給您帶來好心情
心與肝之間的關係就更好解釋了。心主血,肝藏血。我們心情不暢的時候,最需要肝臟來疏洩情緒。比如,有的人在心情壓抑時會感覺心前區憋悶,兩肋也有疼痛感,這就是心血瘀阻使肝失疏洩所致。因為兩肋是肝臟所在的位置,也是肝經經過的位置,肝氣鬱滯就會引起兩肋疼痛、脹悶。
總的來講,心臟的不適都會影響到肝、脾、肺、腎。我覺得《黃帝內經》中關於五臟的比喻非常形象,心就像君王,肝就像將軍,肺就像宰相。將軍或宰相出問題了,都會影響到君王的決策。如果單是將軍出問題了,對宰相的影響卻很小。唯一不能出問題的就是君王,君王要是“龍顏大怒”了,將軍、宰相的日子都好過不了。
有多少病,就有多少種壞情緒(1)
“身神同補”是補什麼?簡言之,補身是讓身體變得強壯;補神則是改變由病而生的種種不良情緒。而同補的意思就是,身體上的毛病沒了,壞情緒也消失了。
記得有一次,一位老人家在女兒的陪同下來找我看病。老人家一進門就說:“我有高血壓!”他女兒補充說:“我爸爸不僅有高血壓,還頭痛、頭暈、胸悶。他脾氣特不好,經常動不動就發怒,拍桌子瞪眼睛的,煩得不得了。”
我於是教給他們一個方法,每天早晚和發脾氣的時候用大拇指點按太沖穴,時間不用太長,3分鐘左右即可。
後來,老人家和他女兒又來找我。我問效果怎麼樣,他女兒說:“效果太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