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敘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惜美人皇帝送化生,溫僖貴妃傳,李敘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正想著,忽聽走在前頭的貴妃問了句:“若換做皇上,我倒肯定他會迎娶那喇氏,只是有些好奇,此事換做王爺,會怎麼做?”
福全錯愕,直到回了原來等候的廂房,才慢慢說道:“臣已有了福晉,不必再糾結這個難題。”說罷行了個禮,緩緩退了出去。
容悅靜坐了一會子,暗想,裕親王和皇帝應是一樣的想法,可為何又覺得哪裡不同?她想起裕親王福晉面上的滿足和寧和,又想起宜妃爭寵時的坦然。
活著本就是爭搶名譽和地位,或許她和常寧,才是異於常人的怪物吧,可即便是她,也漸漸模糊了本來面目,與原本的憧憬背道而馳,漸行漸遠,直到與天地盡頭融匯成一個簡單的影。
她是因為怕而屈服,常寧又會因什麼而屈服?若不屈服,就是玉石俱焚的下場罷,她抬起眼眸,望著那一叢蕙蘭,嬌嫩的枝葉舒捲,吐出點點乳白色的花蕊。
她在腦海中理順著思緒,依照她對太皇太后的瞭解,若常寧不答應娶那喇氏,怕是……想要與吳惜柔死在一處,皇上和太皇太后也不會允許,相比玉碎,自己還是偏向選擇相伴相偎一陣子,不知常寧和吳惜柔會怎樣打算。
宜妃和裕親王福晉歡快的交談聲由遠及近,容悅站起身來,她們……回來了。
宜妃先推開了門,笑道:“叫你久等了,不過總算辦妥了差事。”
容悅問:“她答應了?”
宜妃笑容裡帶著些得意:“可不是,若常寧不改主意她就是個死,改了主意,她少說還能體體面面地活上幾十年,我瞧她可一點都不想死。”
裕王福晉也笑著附和,只看向容悅的目光中有些意味深長:“常寧遲早是要娶妻的,那喇氏賢惠與否更是不打緊,或許吳惜柔更希望常寧娶回來個無鹽醜女,那樣她的恩寵就可長長久久的了。”
容悅佯笑著,聽著她們一唱一和,果然還是該裕親王福晉去唱這個白臉。
宜妃又道:“時候不早了,我們得趕緊回去了。回頭同老祖宗說起來,福晉可要給我作證的。”
裕親王福晉滿口答應著,卻是不動聲色地覷了容悅一眼,笑著招呼二人上了軟轎,改乘馬車。
宜妃走在前頭,扶著個婆子的手踩著方凳進了車廂,卻是唬了一跳,見皇帝比了個噤聲的手勢,慌回身衝容悅道:“快來,咱們走了。”
容悅拉著她的手上了車,見陰影裡坐著個人,若非手肘被宜妃擰了一把,怕就叫出聲來。待馬車走動起來,二人方一左一右請了安。
皇帝向來溫和的眼眸中怒意未消,語氣倒還好:“都起來罷。哪裡來那麼天大的膽子?”
宜妃忙上前道:“皇上別怪容妹妹,可都是我的主意,這不也是為老祖宗身子著想麼,太醫可是囑咐了再囑咐的,老人家不能再受半點刺激。”
皇帝臉色沉沉的,不再做聲。容悅覺得無話可說,也沉默著,只有宜妃還有興致,纏著皇帝道:“皇上,來時瞧見路邊有賣化生的,咱們不敢拋頭露面,沒敢買,您就買一個送臣妾罷。”
皇帝有些迷惑:“什麼叫化生?”
宜妃抿嘴笑道:“原來還有皇上不知道的事務?這本是民間七夕節求子的習俗,是用蠟雕塑成牛郎、織女故事裡的人或是物,或是喜鵲,或是牛,或是嬰兒,於七夕時放在水上浮游,又喚作‘水上浮’。”
皇帝便望向容悅問:“是麼?民間有這種習俗?”
容悅心底倦極了,卻也不敢不回話,只說道:“回皇上的話,正是呢。宋朝的楊萬里的詩裡寫:‘巧樓後夜邀牛女,留鑰今朝送化生。’便是在說這個了。”
皇帝點點頭,又笑了起來,說道:“那就送你們兩個一人一對兒罷。”
宜妃立馬拍手叫好,隔著紗簾指著路邊的攤販道:“就是那個。”
皇帝擊掌隔著窗戶吩咐兩句,也不見車停,等馬車進了神武門,方有個小太監捧著只盒子進來。
皇帝遞給她們,說道:“朕叫買了四個,你們各自挑一對。”
宜妃見是三男一女四個娃娃,遂撿了兩個臘雕男童玩偶,容悅撿了那個女童玩偶在手,便沒再拿。
宜妃見此笑道:“妹妹怎的就拿一個?”
容悅說:“就這一個挺好,那個也給姐姐罷。”
皇帝卻將盒子裡剩下那個男童玩偶拿在手心,說道:“朕的話,豈能收回。”
容悅一驚,險些忘了皇帝威儀,慌地恭敬地接在手裡。
皇帝瞧她這神色,唇角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