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敘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6章 弱女無知評王陽明,溫僖貴妃傳,李敘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書生方才接了拜帖,回了書院深處。
等候之時無聊,熊賜履便說了兩句閒話:“顧炎武也是個極有意思之人,皇上可知顧炎武曾因世僕名陸恩誣告陷入牢獄之災,為故交代為說項,挪在松江府審理,便有人請託到錢謙益門上,錢氏聲言:“如果寧人是我門生,我就方便替他說話了。”
歸莊便代顧炎武拜了師。誰知顧炎武知道後,忙叫人索回拜師帖子,謙益不與;顧炎武便自寫告白一紙,宣告自己從未列於錢氏門牆,在通衢大道上四處張貼。使得謙益大為尷尬,解嘲道:“炎武也太性急了!”
皇帝雖覺顧炎武此事性急,卻也欣賞他的氣節,只一笑置之。
說著話兒,便見那書生前來,開啟柴門,將身一讓,說道:“諸位請隨我來。”
容悅跟在皇帝身邊,並不敢多看多言,不多時到了一處精舍,卻只得留在門口,不能入內,耳邊聽得眾位許多商討理學之語。
明末的大學諸如黃宗羲、顧炎武等,均支援‘經世致用’,玄燁又是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人,自幼苦讀經史,又常同臣子們討論,自有一番造詣,倒也說的投機,黃宗羲對這個後生生出些欣賞。
可他畢竟雙目如炬,越聊得深入越察覺出玄燁話裡話外對皇權的擁護,並透漏出招攬之意,他轉念一想,熊賜履與湯斌均報效清廷,想必這位青年也是清朝鷹犬,於是便臉色漸漸冷下來,甩一甩廣袖道:“如此清貴人品,卻不外是清廷說客,”他微闔雙目,淡淡道:“這便去罷。”
說罷轉過身去,不再理睬,那架勢,再不走便要叫人來驅趕了。
這下叫玄燁好生沒有顏面,尤其又當著熊賜履與湯斌的面,偏湯斌也是耿介之臣,也不知如何圓場,熊賜履正在心底想著法子。
‘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只聽一聲清越的女子聲音傳來,朗朗吟道。
這句乃是黃宗羲書中之句,眾人聽到這話大為驚奇,不由轉頭看來,只見一容貌清麗,形容秀美的青衣小婢緩步而入,鳳目中輕靈似水,恍若九天仙子。
黃宗羲雖是厭惡怎生還有個女子在,偏偶聽一女子習讀自己寫的書,甚為好奇,只抬耳聽著。
“素聞先生胸襟抱負亦遠勝鯤鵬,見識卓絕,更有一顆熱忱之心,常懷孔聖人‘達則兼濟天下之志’,竟不知今日一見……”容悅淡然一笑,娓娓說道:“今日一見,卻覺得先生雖學富五車,卻固著拘泥,循規蹈矩,只知愚守舊則,全無半點開闊胸襟,吐故納新,說是讀書,倒不如說嚼書,未免有損人師風範,妾倒要為滿院書生一哭。”
眾人便是一驚,這女子竟敢暗諷一代大儒,偏黃宗羲也躲不開文人相輕的弊病,驟然聽到這等暗諷的話,竟越發想聽下去。
容悅一心在皇帝身上,自然看不慣有人給皇帝冷臉瞧,當下便不服氣,衝了出去,可到底她不是個善出風頭之人,這一出來又不由有些後悔,生怕給皇上丟人,只偷偷拿眼去瞧皇帝。
黃宗羲無甚所謂地笑了一聲:“無知婦人,也知何為理乎?”
皇帝微微頷首,容悅方知他沒有生氣,心想反正也冷場了,倒不如試試激將之法,於是硬著頭皮說道:“妾身無知,也曾在家主身邊伺候筆墨,耳濡目染,先前聽得先生與我家主人談理,先入為主,以為先生是心懷天下,仁愛黎民之人。”
黃宗羲才聽一女子閱讀自己的著作,倒更有些好奇,況說話的亦只是個奴婢,更是叫他拉不下臉來,只依舊揹著身,說了句:“方才交談,已知你主人與我並非一路,道不同不相為謀。”
容悅本未上朝見識過議政,只是自己幼時跟在姐姐身邊粗學淺見,後來又胡亂讀了幾本書,只是靠自己悟性領會,加之她如今被逼上梁山,口不擇言,觀念倒顯得比那些混跡官場的人清新些:
“先生曾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妾讀至此,深為感佩。想朱明王朝,為君者昏聵不堪,寵幸奸佞,以致像先生這樣的有德有才之輩投效無門不說,那些王公大臣只知再三盤剝民間中飽私囊,不知造福百姓教化一方,致使小民苦不堪言。而我大清康熙皇帝,勤政愛民,且推崇儒學,屢施德政,降惠於百姓,以致萬民感戴。而先生竟寧願坐他朱家的冷板凳,也不近大清的熱炕頭。”
湯斌見這丫頭句句皆是誅心之言,不由驚恐,正欲開口,卻被熊廷弼拉了一把,忍下聲來,繼續聽著。
“妾私心裡以為,若先生得以出仕,康熙皇上必然對先生推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