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敘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世間安得雙全法——康熙,溫僖貴妃傳,李敘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人,無論偉大或是平凡,高貴或是卑賤,總會有一次,為某人而忘記自己是誰,儘管他拼命地提醒自己——愛新覺羅玄燁

----------------------------------------------------------------------------

進了五月,天便悶熱起來,悶得人透不過氣,乾清宮換了湘妃竹簾子,守門的小太監只覺脖頸子裡盡是汗,順著後脊樑流到後腳跟去,那烏底軟靴裡也淨是溼溼的汗水。

遠遠瞧見一個赭石色太監服侍的人過來,那小內侍忙迎上去道:“李公公回來了,那位爺可好些了?皇上再三催問呢。”

李德全知道提廢太子便是忌諱,只道:“武御醫說並無大礙,只是有些肝鬱化火,武御醫一時不便離開,咱家先來稟報萬歲爺。”說著挑了簾子進去。

他們口中的這位爺就是廢太子胤礽,胤礽的生母仁孝皇后是皇帝的髮妻,夫妻相敬如賓,又因誕育皇嗣難產而亡,故而皇帝對皇太子一直是且愛且疚,一直深信不疑,寵愛有加,直到南巡至濟南,恰好獲悉胤礽身邊的心腹與索額圖傳信,皇帝見那些人形容猥瑣,想起傳聞皇太子常與些戲子狎戲,只恐太子被教唆壞了,便叫人訓誡拷問,誰知供詞內容,大為驚駭。

李德全當時隨侍在側,不知那供詞上究竟何事,只知皇帝面色鐵青,下命人整頓毓慶宮的下人,卻又順藤摸瓜,遷出許多人來,包括青羊宮的老道。

由這個線索又翻出當年舊案,得知夭折的六皇子胤祚是索額圖自導自演,甚至連貴妃的死因都隱隱指向索額圖和平妃。

平妃在還是穎貴人的時候就沒了,皇帝因溫僖貴妃的事一直遷怒於她,以為是她氣病了溫僖貴妃,故而對她的死也毫不在意,只因皇太子上奏摺為穎貴人請封,皇帝才下旨追封為平妃,瞧在仁孝皇后面上賞個體面罷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事情既然起了頭,自然一直翻查下去。

皇帝畢竟是信任索額圖的,直到證據確鑿,才相信是索額圖害死了他的悅兒。就連當初南巡時貴妃失蹤被劫殺都隱隱出自索額圖的手筆。

索額圖效忠皇帝時,皇帝尚位於鰲拜掌控之下,君臣之間信任非比尋常。

想必是因傷心,皇帝一夜未眠,翌日下旨命將索額圖拘禁,李德全仍記得皇帝咬牙切齒說出‘索額圖誠乃大清第一罪人’這話時面上的怒火和恨意。

索額圖曾數次請人帶話給皇帝,並拿出了證據,證明當初仁孝皇后的難產與孝昭皇后脫不開干係,皇帝默然許久,原宥了太子,卻依舊處置了索額圖。

索額圖請求面聖,皇帝卻連看他一眼都不願。

而李德全隱約聽說,索額圖大喊冤枉,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扶保皇太子,亦是忠於大清,求皇帝念在他往日的功勞上允他回東北老家種田打獵。

皇帝待人大多寬容,這一次卻連猶豫都沒有一下,決然地將索額圖生前功績悉數剝了個乾淨,只剩下一樁簽訂‘尼布楚條約’這一件。

溫僖貴妃因膈噎之疾而亡,臨終前吃不下一口飯去,皇帝下令不許給索額圖一口飯吃,他是要讓索額圖嚐嚐當年溫僖貴妃所受的苦。

皇帝一向仁慈,此舉何等殘忍,滿朝皆驚,也因此在父子之間畫下鴻溝。

皇太子之後開始收斂性情,以往皇太子何等驕傲,雖則不大講排場,可說出的話誰也不敢違背,仿若聖命。

當初溫僖貴妃過世,皇帝不捨愛妃,將其安置在暫安奉殿孝莊文皇后靈側,想來日後另做打算,故而一直不提下葬之事。

皇太子卻未稟報皇父,趁皇帝出巡之時,將溫僖貴妃給下葬了,安葬位置也不太尊貴,與早年亡世的慧妃並列。

皇帝知道後心中雖難過,卻因皇太子句句‘祖宗家法’‘大清風水’還有他那枉死的額娘而動搖。

多少年來,只要皇太子一提仁孝皇后,皇帝總會心生愧意,多加忍耐,這一次也不例外。

想來坐吃山空,總有窮盡,仁孝皇后用多了,反倒讓皇帝對髮妻情分發生了變化,皇帝雖並未動皇太子,可這疑心卻是免不了的。

以往皇帝出巡,總是預留太子在京監國,處置索額圖後,皇帝出巡,改命諸皇子輪流監國,皇太子伴駕出巡,眾臣私下裡議論,皇帝將太子帶在身邊是防他造反。

皇太子那樣聰明的人,自然也察覺到皇父態度的變化,每每因此事惴惴不安,覺得皇帝看他的神色透著堅冰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英美]如何追殺一隻吸血鬼

秋聲去

玄黃之始

青澀春天

[綜]主人有難

紅色風帆

征服你

榴蓮香菜

女子無德自風流

披荊斬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