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4部分,青帝,點絳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覽無餘開闊;見郡城街巷都在漆黑之中;僅有些路口的街燈在亮著——這也是南廉山新出品的油氣街燈。
葉青目光掃過地上陌生的景物;望向天上熟悉的星空;就是一怔。
東面的地平線上方;一個星光在視野裡無限放大;轉眼就到面前;這是…
仙樂陣陣縹緲;仙衣青影翩然沒入視窗;似曾聞過的清香拂過鼻端;讓葉青回醒過來;連忙避退兩步行禮:“葉青見過大司命”
“春風拂面;氣色不錯。”
大司命立在陽臺上;打量了下週圍環境;看出葉青精氣狀態;打趣了一句;就伸出手:“天碟還我。”
她雖是少女;但漫長歲月早抹去了平常少女的羞澀;笑的說著。
葉青嘿嘿一笑;看出她傷勢盡復;老實交予青色玉碟;卻沒有立時鬆手;不死心地問:“就不能再借一次?”
“不能。”大司命拽下玉碟;收了回去;平淡說:“學會知足吧……天地自有律信;偶然就是偶然;一再破例對你並無好處。”
“是是……”
葉青剛要表示受教;窗外的院子裡;就是急促腳步聲;紀才竹匆匆踏步進後院;止步閣樓下:“主公;班安縣急報”
葉青一驚;手按在欄杆上;俯身道:“說”
“一部北魏軍侵入了班安縣;在金陽湖旁的三花鎮建立了據點”紀才竹額頭顯出汗水;舉起一封訊文:“北魏宮分軍的一名千夫長;行文至郡府;自言草原陰兵患已清除;故要協助我郡防禦陰兵再度侵襲”
“……好一個協防”葉青仰首;只覺一晚上的好心情;被這一下打斷了;萬分惱火:“讓他滾不然我帶兵送他滾”
大司命靜靜聽著;眸子光亮一閃;笑而不言。
葉青一怔;回想起什麼事;轉首問:“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第七百十章 魏王
北地草原茫茫;剛入秋;白天時陽光還算好;現在夜時就已颳起了冰原寒風;晝夜溫差明顯起來;牛馬都已要收到蓋頂棚欄裡;嚴寒生存環境錘鍊著整個生態體系;人在其中的活動就分外突顯。
蒼莽的秋山沉寂在深寒的夜色中;因山脈遮蔽了寒風而氣溫相對恆定;南面的大片草原依舊翠綠;熊鹿時在山林中出沒;牛羊成群吃草;時有野馬群狂奔而過;更多是一隊隊遊騎;越向山腳去越是密集;有許多衣著華貴的長老、武臣、文官車駕往來;火炬通明;人喧馬嘶;氣象非凡。
外圈二十里光亮不多;分佈散落大小部落的毛氈帳篷;內圈連綿的大片金色靈氣輝光;是特殊的寒鐵靈木圍成連綿近十里的寨牆;硬寨為宮;是魏王行宮的標誌性建築——金帳行營。
此是因為形制浩大;建成後在寨牆上搭著金色小氈;用以給衛士遮雪;遠望起來就一座金色的巨大帳篷一樣;是以有著金帳之名。
金帳每年四季遷移;號稱“四時捺缽”;捺缽就是草原語的行宮意思;這樣大的行宮帶著數十萬的核心部族;這幾乎就是一座移動的大型城市。
遵循著遊牧式的遷移;在四時捺缽駐留的時間長短不等;每處長則兩月左右;短則不滿一月。
春捺缽放鷹於混同江;夏捺缽避暑於白冰原;秋捺缽獵熊鹿於秋山;冬捺缽坐帳於北邙山……
本質上寒鐵靈木的寨牆是移動式防護大陣;而對靈脈要求很高;無論北地何姓為王;這萬年來都固定在四個地方轉換;直到將來靈脈遷移。
很多南人聽聞魏王金帳之名;甚至邊塞詩中少不了以它做背景;卻不知它還是一件巨大的戰爭機器;這一點上和蔡朝固定不動的白玉京截然不同;而且這法陣防護外;還有整套固定沿襲的形制;裡面硬寨為宮;外面氈車為營;親帳為近侍;貴戚為外侍;親軍為宮衛;武臣為宿衛;諸妃公主相隨;百官輪番為宿直;整套內外軍政體系都是跟著轉運;這同時也給周邊大小部落以強大的政治軍事影響力;每年都會幫助清掃著外圍不服。
裡面就是巨大的法陣籠罩;這金帳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戰爭機器;或在舒適性上不如帝都的白玉京法陣;更適合殺戮;是魏譜上最後一個被天庭承認的皇帝魏世宗;突圍至草原後傾力打造;既是南朝法術體系的巔峰;又是北方草原上的實用化體現;千年以降;舒適性上沒有多少提高;戰爭效能上最佳化重改了十七次;每一次新的最佳化都拿不服王化的土族來血祭。
今年是第十八次最佳化;今晚就將是尾聲;魏王召集文武至此;是因他要做出一個重要的選擇;影響六千萬國民未來的一個重要選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