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0部分,撿寶生涯,閒來一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關於什麼黃金都有十萬兩之類的說辭,憑進入古墓後的總總遭遇,孟子濤就知道可能性微乎其微,這麼重的黃金光拿進古墓都要多少時間,期間又要遇到多少危險,當初那位難道就不要命了敢這麼做。

正因為這樣,能否在這隻大木箱裡找到出去的方法,孟子濤是存疑的,但不管怎麼說,總要看看才行,不能浪費每一個線索。

孟子濤走到木箱前,發現木箱被一個銅鎖鎖上了,另外,這還不是一個簡單的銅鎖,鎖柄處還連線著一個深入木箱的金屬桿,很可能也是一個機關,為了是避免有人採用暴力手段,開啟木箱。

孟子濤拿出一把銅鑰匙,一試果然是這上面的鑰匙,不禁笑了起來:“還要感謝當初那個馬臉,要不是他的話,這回估計只能白跑一趟了。”

“哪個馬臉?”

“太行山那回你忘記了嗎?”

大軍恍然之餘又有些驚訝:“兩者之間居然有聯絡?”

孟子濤呵呵笑道:“當初的主人為了藏東西可真是煞費苦心了。”

由於年代久遠,銅鎖生鏽了,孟子濤花了好久才把銅鎖開啟,隨即開啟了木箱。

大木箱內被分為幾個區域,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放在左邊的一根根金條。

孟子濤隨手拿起一根,發現居然是五十兩金條切件,上面打有“務場官押”、“義驗訖”、“燒驗訖”等戳記,憑他的經驗應該是南宋時期的。

由於黃金白銀是貴金屬稱量貨幣,使用起來需要驗色和稱量,有時還會寫明驗定成色的人員名,如“燒驗訖康端義驗訖”、“燒驗訖葉師武驗”等。

如果是屬官方用途的,還鈐上用項和官員名,如“務場官”。但這種有官方銘文的金鋌非常少見。在使用時,有時會根據用量分割使用,就出現被切割過的痕跡,或一半、或缺角等,這是古代人們使用金銀的真實反映。(未完待續。)

第五百九十三章 總有收穫(40/62)

箱子裡這些都是這種非常少見的官方銘文的金條,數一數足有一百根,這樣的金條以現在的市場價值估計有二十多萬,就算數量有點多,處理起來至少二十萬還是有的,一百乘以二十,光是這些金條都有兩千萬以上。

不過,孟子濤掂量了一下,一根金條的重量就至少有600多將近700克的樣子,算一下一百克的重量,如果是普通人的話,根本都背不動。

哪怕孟子濤背它很輕鬆,但在現在這種危險不可知的情況下,他也不太想背這些金條。

於是,孟子濤又把目光投向箱子裡的其它東西,有玉器、珠寶、兵器居然還有一件瓷器。

看到那件瓷器的時候,孟子濤眼前一亮,連忙拿到手中仔細鑑賞。

這是一隻斗笠碗,敞口,斜直腹,圈足,該碗胎體細白。裝飾樸素自然。內外施黑釉,釉面佈滿點狀白斑,就是常人說的鷓鴣斑。

鷓鴣鳥的羽毛為紫赤相間的條紋,外觀同鵪鶉、沙雞相像,胸羽白點正圓如珠,為其他鳥類所沒有,“鷓鴣斑”就是鷓鴣鳥其胸部遍佈白點正圓如珠的羽毛,因為這種胸部散綴圓珠白點的羽毛,正是鷓鴣所獨具的風韻。

鷓鴣斑是一種結晶釉。用含鐵量不同的兩種黑釉,在生坯上掛釉兩次,以稍低於燒製其他結晶釉的溫度焙燒,因較多的鐵元素在釉裡結晶,黑色釉面便呈現鷓鴣羽毛一樣的花紋。

“鷓鴣斑”的燒成比“兔毫”難,因此比“兔毫”更名貴,這點從古窯址的發掘就可以看出。在建窯古窯址“兔毫”瓷片到處都是,而“鷓鴣斑”的瓷片幾乎見不到。

這隻斗笠碗上的鷓鴣斑形狀變化劇烈無常,有明顯的立體感,層次感。另外胎體白度高,質地精細,甚至比白瓷的胎體還要精細,胎壁很薄,露胎處沒有粗大的輪旋紋和粗大砂粒,釉層均勻光滑,釉面平整光亮。

如此種種,再加上孟子濤可以肯定這隻斗笠碗使用覆燒法燒製而成,那麼它的品種就呼之而出了,正是定窯中相當稀有的黑定。

宋定窯以白瓷著稱,但也燒造高質量的黑釉瓷器,稱為“黑定”,又稱“兔毛花”。黑定胎與白瓷胎一樣,均為白胎。《格古要論》:“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價高於白定。”

孟子濤清楚地記得,02年的時候,有一隻北宋定窯黑釉鷓鴣斑碗被拍出了1300多萬的高價,七年過去了,這隻碗是什麼價值難以想象。而這隻斗笠碗他認為比那隻還要出色,又會是什麼價值?

可以說,光是這隻碗,孟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1976

家在南極

天地刀痕

風格1

靈異事件錄

蝴蝶的出走

無限風流

我是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