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小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九章 遮天鎮魂,尋道天行,覆小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聲悄悄,語輕輕。
停許久,老人家繼續說道:“當年,老隱自知大勢已去,若要天下安寧,則康太子非死不可。但為了保下先王血脈,也為日後匡扶皇室正統流予一線希望。在太子死前數日,他便暗中在太子的飯菜中摻入了大量合歡散,又安排了數名絕色侍女,日夜侍候,合歡享樂。在太子死後不久,這些侍女也就全都失蹤了。至於去了哪裡,為師認為你已經有底,所以我也無需多說了。呵呵…”
說到最後,老人家不知為何起兩聲怪笑,像是嘲諷北面那位謀者做事不厚道,又像是嘲諷自己無能為力,給人感覺好生怪異。或許是曾有所猜測,所以當老人提及當年老一輩人此等不光彩的事情時候,芍藥並沒有表現出該有的異樣。
“那人就是夏尋,對吧?”
問題很突然,是說得突然,提得也突然,芍藥幾乎是省去了其中千百推論,直接道出結果。但她非常肯定,老人很清楚,推斷這個結果所需要的那些理由。而事實也確實如此,老人家徐徐收回看出窗外的目光,平聲道:“這個問題,昨夜你6師叔也問過為師。”
“先生是如何回答的?”芍藥問。
揹著芍藥,老人家抬起執掃的手來擺了擺,同時搖了搖頭:“如何答,不重要。在為師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想你應該先回答為師兩個問題。”
芍藥的眼眸盛起些許狐疑,幽幽道:“先生請問。”
“你覺得,你與夏尋相比,如何?”
“……”
狐疑更勝一絲,眉頭微皺。芍藥應該是沒明白老人家此話的動機,畢竟老人智高,他所說的每一字,必然都會擁有玄機,絕不對平白無故丟出一句模稜兩可的措辭。芍藥想了好一會,謙虛地試著答道:“夏尋自幼聰慧,三歲便能過目不忘,出山時以盡閱古今寰宇,謀略一道更深得夏爺爺親傳,徒兒差之甚遠。”
“真是如此嗎?”
老人家繼續搖搖頭,抬起的手豎起一指同樣擺了擺:“今日之前,為師或許還會認為你差他一毫。但今日之後,為師以為他只能與你平分秋色。因為,你看不出來的,他也看不出來,既然都看不出來也就不存在高低。不過,這也不重要。為師且再問你,你比他爺爺又如何?”
“……”
問題的層次突然急轉,宛如泥濘霎變雲霄,汪洋頃刻黃土,以至於問得芍藥硬是一愣。只不過,這一愣並不是呆愣,而是悟愣。她似乎明白老人家的意圖。這個問題,看似多餘,實則極有深度。芍藥之智,尚且只能與夏尋平分秋色。而夏尋師承他爺爺鬼謀,鬼謀之智天下人懼忌。拿芍藥和鬼謀比,那就無異於一抹沙丘比泰山,泰山比鴻毛。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兩人差距實在太懸殊…
“夏爺爺乃天外之人,徒兒不敢比。”
芍藥這話說得謙虛卻也中肯,老人家沒再搖頭,他重新執正手中的起掃子,道:“此話倒也算有自知之明。老隱之謀,莫說是你們這等黃口小兒不能比。就連為師,也不敢說能有資格與其對弈。既然你明白老隱乃天外之人,那你就該知他的謀便是天外之道。謀事先謀人,謀人需謀心,心之所向順其自然,謀之所圖順其自然而非其自然,這便是老隱詭道的謀心。你只要記住這一點,日後或許就能少吃一些那小子的虧。”
緩了緩,老人再道:“而現在,為師與你皆身處他的謀局當中,你我所能看到的,僅僅只是他想讓我們看到,能讓我們看到的。若他不想讓我們看到的,你以為,憑他的智慧我們還可能看得到麼?所謂順其自然而非其自然,眼看不能為真,耳聽不能為實,縱使自然天成又或不可名狀,萬事不到最後一刻,你都別去思慮他的真假。因為,他是誰,現在真的不重要。”
和聲話起,嘆聲話落,如春風沐浴竹林山野,聽之讓人心曠神怡,茅塞頓開。
老一輩的智者,智有多高,從室內前後幾段對話,便能管中窺豹可見一斑。身處人間巔峰,老家的目光自然要比之芍藥與夏尋都看得遠去太多太多。天下群山他一眼窺盡,九天謀略他也略探真假。君子不謀,卻不意味著君子無謀。
聽完老人家一席話,芍藥的心結似乎解開了一絲,臉上憂鬱也隨之釋然一絲,剩疑慮。而這抹憂慮,就叫做關心則亂。
“可是,6師叔今早是真的行殺令了。”
“那他死了麼?”老人反問。
“……”芍藥不答。
老人家沒好氣地撅起一絲嘴角:“只要他人沒死,那便不會對整個大局造成根本影響,這殺令於你們而言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