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小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白迎客,尋道天行,覆小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好久一陣子後,他沙啞說道:“剛才你念的詩,欠妥。”

李白依舊雙手抱拳弓著腰桿:“請師叔指教。”

古葬道:“你說得太狹隘了。蓬萊不只有文章,還有恩怨與功名。小謝除了清發,還有看不見的刀光劍影。欲上青天靠的不僅僅只是壯志凌雲,還有手段。”

“……”

話意極深,暗指禁忌,隨口就將李白的調性側翻。但李白卻絲毫不覺所謂,更謙遜三分回道:“師叔言之有理,晚輩受教。但晚輩此詩還有兩句沒念。”

“念。”

古葬乾澀回道一字。

李白不矯情,神色一凜,挺直腰桿,高舉酒壺豪飲一口,然後甩袖挽於身後,豪放吟喝道!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

好豪情,更寫意。

李白的文采果然非凡。

每每唸詩都能順手拈來借物言志,而且毫不生硬。

此時也這般,抽刀切斷水流,水波奔流更暢;舉杯想要銷愁,愁思更加濃烈。人生在世,無法稱心如意,不如披頭散髮,登一葉扁舟遠去。李白前數句詩詞皆為鋪墊,目的就是將意境醞釀出波瀾,後兩句才是重點,灑脫之情懷瞬間就把波瀾撫平。

“不妥…不妥…”

只是如此絕句,古葬依舊不滿意,他搖頭連說道兩個不妥。

李白逐漸恢復往常般醉色,問道:“師叔以為何來不妥?”

古葬再道:“無根之落葉,太飄。既有攬月之志,便得有登天之心。天下間沒斷不了的水,更沒有解不了的愁。人生不如意就要去如意,而非逃避。此詩雖脫俗,卻過於超然物外,便大為不妥了。”

李白借詩言志,古葬借題言意,皆深奧。

但很顯然,此間兩人都彼此明白對方的深意,且藉此展開話題。李白想讓古葬莫淌這趟渾水,而古葬則告訴李白此行非走不可,勸君莫擋道。

“呵呵…”

李白痴痴笑了笑:“師叔好高深,返璞歸真,隨性所欲,晚輩心境自嘆不如。”話雖這麼說的,但李白的臉上卻絲毫沒有領教之意,反而沉沉收斂笑容,轉而續道:“不過,晚輩自以為有道理。所以,還是希望師叔能不吝賜教。”

“你想賜教什麼?”

“論劍。”

“……”

李白不單止詩情豪放,連行為舉止也同樣不不馴。眼下來者可是位聖人,他的行為雖然始終表現得畢恭畢敬,但此時賜教論劍卻無不明擺著挑釁。先前指教,指教的是詩文。眼看道不同話不投機,他就轉而賜教劍道,這便是要拳頭上的道理了。

王境戰聖人,可是座巍峨大山呀。

古往今來,能跨過去的,可從來沒幾個人。

“果然有奉仙當年的風采。”

對於李白的請求,古葬並不顯得意外。

畢竟他身體裡流淌著呂奉仙的血液,古葬拜山,他無論如何都要邀站。

他緩緩將腦袋再抬起三分,順著擎天石道一路望向灰濛濛的雲卷,像似回憶般有感而發,喃喃說道:“尤記得奉仙當年,秦風俊逸,清玉無雙,一劍驚鴻折盡當世天驕,雄姿英發是何等風華絕代?為紅顏,攜鬼謀上真武。鎮山河,敗盡劍宗群雄。也是在這道上,夏隱執令奉仙執劍,僅憑王境之軀怒斬真武四聖人,戰驚天下!”

話到最後,聲忽高亢。

古葬低眼看向李白再道:“不曾想,故人已老,往事已逝,今日奉仙之後人居然在同樣的地方,拿老朽做一回煉劍石。”

李白微微低頭,謙遜道:“師叔言重。晚輩資質愚鈍遠不能與家父相提並論,今日唐突,僅是想給自己一個交代。向師叔賜教,並未有冒犯之意。”

感慨之後古葬沒再囉嗦,直接問道:“清玉玄明呢?”

李白道:“已贈墨閒。”

“哦…”

古葬明意點頭:“贈得好呀。”

“唰!”

三字說罷,古葬突然手腕一墊,就將掌中藤杖脫手震出,化作殘影擲向李白!瞬間出手,毫無徵兆,藤杖脫手即襲至李白眼前三尺,可見速度之快。但李白的反應也不慢,但見他悄然揮袖,左手如龍探出,化掌為爪,“喳”地一顫,就穩穩擒上杖柄!

擲杖與擒杖只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不過眨眼一瞬,古葬手上的藤杖便已易主。擲與接間雖似舉重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