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2001:太空奧德賽,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堆碎石,顯然是在發現那板塊之前挖掘出來的。這個在荒野中的小小營地看起來很孤單,跟那些悄悄地包圍著它的自然力相比顯得很脆弱。這裡沒有生命存在的跡象,一點也看不出人們遠離家鄉來到這裡究竟是為了什麼。
“你剛剛能看得到坑口,”邁克爾斯說,“就在那右邊——離無線電天線大約一百碼的地方。”
“原來在這兒。”弗洛伊德心想。這時車子已駛過帶氣壓的圓頂房屋,來到坑口邊緣。他探身向前想看得真切一些,心裡不禁撲撲直跳。車子開始小心地爬下壓實的碎石斜坡,向坑底駛去。
在這兒,那T·M·A·-1屹立著,象他在照片中看過的一模一樣。
弗洛伊德凝視一會兒,眨了眨眼,搖了搖頭,又繼續凝視。
甚至在燦爛的地光中,也很難把那物體看清楚;他的第一個印象是一個扁長方形,好似一張黑色複寫紙,幾乎沒有厚度。當然,那只是一種錯覺;雖然他看的是一件堅固的實體,但它反射的光線極弱,只能看到一圈輪廓。
車子下到坑底時,車上的乘客都保持絕對沉默。有一種敬畏的心情,也有一種難以置信奇*書*電&子^書的猜疑——怎能相信不在別處,偏偏在這死寂的月球上,竟會出現這種奇蹟?
車於在離板塊不到二十英尺處停下,側面相向,好讓乘客們認真端詳。然而,那東西除了具有幾何學準確性的形狀而外,沒有什麼其他可看的。它身上沒有任何標記,全身紫檀般一片烏黑,沒有一點顏色稍淺的地方。它是深夜的真實化身;弗洛伊德一瞬間不禁想到,會不會是在月球誕生時伴隨著熊熊的烈火和沉重的壓力,由某種特殊的自然力形成了這件東西。但是,他知道,這種渺茫的可能性早已經過探討並否決掉了。
透過某種訊號裝置,坑口四周的泛光燈一下亮了,在爛燦得多的燈光中,明亮的地光相形失色。在月球的真空中,當然完全看不見泛光燈的光柱;它們只是一些重疊的炫目白色橢圓,其圓心集中在板塊上。光柱照在板塊上,似乎完全被那紫檀表面吸收了。
“潘朵拉的盒子(潘朵拉是希臘神話裡天神用泥土製造出來的第一個女人。天神送了一隻盒子給潘朵拉,不准她擅自開啟。
潘朵拉出於好奇,偷偷開啟盒子,折磨人類的災害都從盒中飛出,只留下希望在盤中),”弗洛伊德想,突然感到不祥——“等著好奇的人類去開啟。開啟後,他們又將會發現些什麼呢?”
第七章神奇的現象
在T·M·A·-1現場上,帶氣壓的圓頂主要建築也只有二十英尺直徑,裡面擁擠得很不舒適。透過兩個氣閘門把車子同它對接上,倒提供了一些令人欣賞的額外生活空間。
長期從事這個工作專案的六名科學家和技術員,都生活、工作在這座半球形、有雙層牆壁的氣球裡。它裡面還裝著他們的機具和儀器、一切不能放在外邊真空裡的給養,包括炊事、洗滌和衛生裝置,以及地質標本和可以不斷監視整個現場的一個小型電視屏。
霍爾沃森選擇留在圓頂建築裡,弗洛伊德對此並不感到驚訝。這位行政長官以值得稱讚的坦率講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穿宇航服是一種難以避免的累贅,”他說,“我一年穿四次,從事每個季度的檢查試飛。如果你不介意,我打算就坐在這裡透過電視觀察。”
這種偏見有一部分目前已站不住腳,因為比起最早登月的人所穿的那種不靈便的甲冑,最新式的宇航服要舒服不知多少倍。
現在不要一分鐘就能穿上,甚至不要別人幫助,做到相當自動化。弗洛伊德這時穿上緊密封閉全身的MK—5型宇航服,以保護他對付月球上最惡劣的環境,不論是在白天還是在黑夜。
他在邁克爾斯博士陪同下走進一個小氣閘通道。氣壓機聲聽不見時,宇航服幾乎是難以覺察地硬挺起來,他感覺得到自己進人了靜寂的真空。
宇航服上的無線電傳來了歡迎聲,打破了一片靜寂。
“氣壓合適麼,弗洛伊德博士?你呼吸正常麼?”
“很好。”
他的夥伴認真檢查了弗洛伊德宇航服外邊儀表的指標和資料。隨後他說:“好——咱們走吧。”
在他們一行人抵達後的一小時中,情景又發生了變化。雖然許多星斗和那半圓地球仍然光輝依舊,月球上長達十四天的黑夜已經接近尾聲。日冕在東方顯出,閃閃發光一一突然,比弗洛伊德頭頂高過百尺的無線電杆頂端好象爆發出火焰,反射著噴薄欲出的太陽最初射出的光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