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荷苞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征服丈母孃全家,嫁給廚子以後,水煮荷苞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車到了石頭衚衕口的京味齋,二孃叫車伕停下,說要買幾盒點心帶回去,叫車伕先回鎮國公府,吃罷午飯再到安定侯府接她。
這裡距離安定侯府沒有多遠了,車伕依言調轉車頭先回去了。
褚直耐心地坐在轎子裡等著。
一會兒他要給二孃一個大大的驚喜。
結果沒多大一會兒,他從轎簾的縫隙裡看見二孃和斂秋兩手空空地出來了。
顧二孃一個人站在京味齋門口,斂秋離開了一會兒,回來時跟著一頂轎子。
“轎子來了。”斂秋低聲道,小心地向四周看去。看到不遠處停著的一頂紅漆轎子時特意多看了兩眼,見抬轎的漢子和跟著的小廝都是生人時便收回了視線。
二孃也回頭看了一眼,接著很快鑽進了轎子,斂秋也進去了。
這一頂轎子竟坐了兩個人,不過看轎伕毫無怨言,應該是多付了銀子。
轎子調轉方向,與去往安定侯府的方向截然相反。
“三爺,少奶奶怎麼不回孃家了?”那容貌陌生的小廝貼著轎子問道。
轎子裡面,褚直的臉冷得跟一塊冰似的。
“跟上,再去找頂轎子。”
翰書立即明白了褚直的意思,一面催著轎伕跟著前面的轎子,一面衝後面某個方向打了個手勢,牆角處立即奔出個衣著普通的年輕男子,聽完翰書的吩咐,轉身就走了,沒多久就在人群中看不出來了。
須臾,一頂青色小轎出現在前頭。
坐在轎子裡,不知為何二孃的右眼皮一直在跳。她不放心地挑開窗子上的青紗向後看去,只見一頂紅漆轎子正隔著十幾米晃悠悠地跟在後面。
這頂轎子看起來有些眼熟,二孃想起方才不也停在京味齋外面嗎?
她剛皺起眉頭,就見那轎子朝左拐進衚衕裡了。
原來不是……
二孃放下簾子,就沒注意到紅漆轎子消失後跟上來的青色小轎了。
“少奶奶很警覺。”翰書隔著轎子道,幸好他也換了頂帽子,距離又遠,加上二孃從沒見過他,否則真有可能被認出來。
轎子裡的人“哼”了一聲。
轎子晃悠悠過了兩條街停在了路邊,二孃和斂秋下了轎子,戴上帷帽,朝鴻福樓走去。
燕京十分繁華,物產豐富,飲食種類眾多,價格又不貴。漸漸發展成尋常百姓都不愛做早飯,或買些回去,或一早就出來茶樓喝茶,又方便又悠閒。當然這只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像褚家這種豪門,婦女同志們大多數仍被圈養在後宅裡,偶爾出來也絕不會來這種地方。
二孃在鴻福樓外面站了一會兒,這裡跟花月樓完全不一樣,到處熙熙攘攘,擠滿了見面打千,你拍我一掌,我回你一拳的嘻嘻哈哈說笑的人。女人並不少見,不過多跟著自家男人一塊,還有胳膊挽著胳膊的,十分親密又自在。
二孃和斂秋兩個單身女子雖然突兀,不過也沒多少人注意。
大蔥包子的氣味飄過來,褚直在轎子裡捂緊了鼻子。
外面兩個轎伕不認識褚直,覺得到了地方人還不下來,且跟著前面的轎子鬼鬼祟祟的樣子,估摸著不是什麼心術正的人,在外面嚷嚷:“到地方了,我們還等著吃飯。”
翰書怕驚擾了褚直,忙塞了二錢銀子過去:“且等一等……”
話音未落,翰書忽然瞧見了一個人。
“三爺,安國公府的吳華!”
褚直腦子一緊,幾乎立即脫口而出:“你去後面巷子看看有沒有程喻的馬,再叫人上去看看她幹什麼去了,我在這兒等著。”
那兩個轎伕不樂意了,這轎子裡的人明顯不是什麼好人,虧長得跟潘安似的,真是長得越好心眼越壞,當即要褚直下轎,別耽誤他們抬人掙錢。
兩個轎伕要造反,把褚直氣的臉發白,他哪自個兒跟這些粗人打過交道。不過他氣歸氣,卻並非什麼都不懂的蠢物,從袖子抖出兩個金元寶扔過去,兩個轎伕立即轎子也不要了,揣著進去喝茶吃飯去了。
褚直雖然多半躺在病床上,卻並非不懂文韜武略、不通人情世故,相反在他大把閒躺的時間裡,他更有時間細緻地觀察他所能接觸到的每個人,揣摩對方細微的心理變化,但是他死就死在根本沒有懷疑過羅氏上。
那些爭名奪利的心思,有了就有了,人非完人,更何況服侍的是一個沒有什麼希望的主子。
這就是會春堂的下人們覺得褚直寬厚大度的原因。
但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