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荷苞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祝壽2,嫁給廚子以後,水煮荷苞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孃跟著小姜氏上了戲樓,進去一瞧,三大間打通的廂房正對著戲臺,能容百餘人,照舊設著筵席。不過中間那間靠後設一涼榻,靠背引枕俱全,只是空著。原來聖人有旨,安國公府太夫人同永真公主都去接旨去了。又等了半個時辰,上來一位滿頭華髮、身穿硃紅通袖袍的老婦,身邊陪著一個鳳目瓊鼻、威嚴氣派的中年美婦,眾人紛紛賀壽。

原來這就是安國公府的太夫人和本朝永真公主了。

被人擋著,二孃在後面聽見“今日是太夫人壽誕,各位不必朝我行禮,免得太夫人嫌我搶了風頭。”

這位永真公主也是個風趣的人。

只聽那太夫人呵呵笑聲,擋著二孃的人都退回原位。

二孃還沒看到公主,被小姜氏拉住,小姜氏壓低了聲音道:“你給我老實點兒,別丟了侯府臉面!”

二孃只好坐下。

她們這一桌在靠右邊的廂房裡,距離安國公太夫人不遠不近。那涼榻下面擺著兩桌,一桌坐的是安國公府的親家親戚,稍遠的一桌是姜氏這等有品階的夫人;在二孃這一桌後面更遠的地方也有些姑娘聚在一塊說話。顧詩蕊就坐了過去,不時和人低聲說笑。

二孃和顧詩華都老實地坐在小姜氏後面,偶爾二孃會拿些點心,有人看見她就飛快地放回去。小姜氏從坐下臉色就悶悶的,只有在有人同她說話的時候才勉強一笑。

安國公太夫人先點了個《清風記》,臺上咿咿呀呀唱了一會兒,安國公太夫人就因年歲已高,由永真公主扶著起身了。

這時,樓下疾步上來兩個婆子,附在安國公太夫人的耳邊說了幾句。其實聲音不低,大部分人都能聽見,說魯老太君來了。

二孃發現周圍一靜,然後交頭私語之聲漸漸響起。

她終年習武,耳力敏銳,立即聽到了“鎮國公府”“貴妃娘娘”“廚子”幾個字眼。

顧詩華捏了二孃一下,悄悄低語:“魯老太君就是鎮國公府的老太君。”

二孃想起來了,顧詩華有次提過,燕京最有錢最有權的那一家。

她點點頭,趁小姜氏激動地翹首張望,又從桌子上拿了一塊薑餅。

臺上戲唱的正好,安國公太夫人那兒也正熱鬧。魯老太君只帶了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永真公主好把那小女孩一頓誇獎。不少夫人都帶著自家姑娘重新過去拜壽。二孃只管看戲,咚咚咚三聲鼓響,從戲臺後面出來一個插了四個靠旗的武生,上前先踢腳、抱拳,耍起長戟,本該表演下去,忽然跟站在後面的老生打了起來。把看戲的夫人們唬的一愣一愣的,不知道這是唱的哪出。

那武生一擺架勢,收了長戟,拎著老生,兩人從戲臺上跳下,奔到這邊兒單膝跪下。

“瑾兒給老祖宗祝壽了!”

那老生也道:“太夫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抹了臉一看,竟是永真公主的小兒子程瑾。

那老生好認,鬍子一摘,大家都瞧出是端明殿學士錢京的長子錢益。

眾夫人哈哈大笑。

錢京夫人也在,指著倆人道:“你們兩個……”

永真公主被兒子氣笑了,上前拍他一巴掌:“還不下去把臉洗淨了再來跟老祖宗磕頭!”

過不多會兒,程瑾、錢益換了衣裳過來,二孃見那程瑾年約十七八歲,容貌清秀,腮邊還有兩個酒窩。而那錢益也生的一副好皮囊。

看見這兩個的姑娘都含羞帶怯地垂下頭去。

兩人重新磕了頭,錢益就站在兩位老夫人旁邊眼珠子亂轉。

原來這錢益素好風月,但凡見到些有姿色的都走不動路,知道眾女眷都來祝壽,特意央了程瑾來一飽眼福。

這會兒眼珠子一轉,二孃就注意到顧詩蕊憋紅了臉垂著頭。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錢益是來看未婚妻的,知情的心裡都嘆一聲。

偏有人落井下石,坐在姜氏對面的喬太太笑道:“一眨眼孩子們都長成材不認識了。你家的兩個女孩兒怎麼沒有帶來?上次見的時候才這麼高,定親了沒有。要是沒有,今個兒正是個好機會……”

喬太太一邊說一邊比劃著,姜氏心裡把她罵了一百遍,大家都知道的話非要說出來,被她這麼一說好像她過來就是為了攀親似的。

一桌的人都看出喬太太是故意這麼說的,知道她倆幾十年不對盤,但誰也不搭話。姜氏抿了一口茶,對站在後面的杜媽媽道:“去把元娘、二孃叫來跟喬太太請安。”

喬氏想膈應她,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還好嗎

上網找工作

有道昏君

炒作

安辰一若

散發弄舟

鳳在蒼穹

閃啊閃

撞破殘疾學霸的秘密後

罄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