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異想天開,公主站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遠離人跡的北龍山中已將近二十年。茅草屋頂的往宅乍看純日本式的農家,不過也有西式的日光浴室,住起來相當舒適。儘管交通不便,但是最近食品店或書店會用車輛送貨前來,德大寺自己也時而會上街散步、購物,實際上並無多不便。
他和妻子及愛犬往在一起,女兒已嫁至札幌。他選擇住在這兒的理由很多,包括離開市區的吵雜,以及聽從醫師建議,這附近植物很多、空氣清新。當然,北海道地價低的土地很多,會選擇這兒也是基於德大寺兼光的強烈意志!妻子和女兒皆激烈反對,因為這兒乃是昭和三十二年一月德大寺擔任司機駕駛的列車出軌,導致很多乘客輕重傷,甚至死亡的現場附近。
自從意外事故之夜以來,德大寺兼光的精神就產生異常。身體雖只是撞傷及擦傷,是精神上卻受到難以消除的創傷。德大寺自己是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不過別人卻肯定為如此。
那夜,他由機關車內被丟擲雪地上,全身和頭部受重擊而暈厥,等醒來時,雪地上站著頂天立地般的白色巨人,以紅色雙眼低頭注視自己。此後,每次駕駛夜行列車來到這附近的山間時,如果是下雪夜,他總會見到白色巨人排開前方樹林走來鐵軌旁。
這時候,他腦海中昭和三十二年意外事故當時的情景瞬間甦醒,在尖叫出聲的同時踩煞車,副司機則大驚地慌忙制止。由於這種情形多次發生,德大寺被調職至車輛保修,但是在此也經常出錯,不得不至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最後終於被迫辭職了。
靠著父親留下的房子和一些土地,生活上是沒有問題,只是失去工作,持續過頹廢般的生活終究有些難堪,因此無法再居住於札幌街上,德大寺賣掉房子,遷居北龍的山區。女兒也因父親催害精神疾病之故而無人攀親,直到三十歲才終於獲得良緣。
德大寺在這兒的生活非常單調,
由於已上了年紀,一早就起床,看報、看電視新聞、閱讀書刊,中午過後,街上的食品店和書店會定期送東西前來,之後,直到傍晚為止,還是讀書,最近,也開始寫點東西,因為他發現寫文章可以讓精神平靜下來。
但,寫太多會疲倦,因此他一天頂多只寫幾張稿紙或便箋,由於原本就不抱著發表的念頭,即使隨同自己死亡而消失也無所謂,不過寫著之間忽然覺得有些文章還頗值一觀,不知不覺間也和昔日同事杉浦邦人一樣,幻想著能夠自費出版了。
也並不見得真想那樣做,只是……
傍晚,在外面天色猶亮之際,他大致就吃晚飯,尤其是晝長夜短的季節。然後,散步,也帶著愛犬同行——這已經成為他遷居這兒將近二十年來不變的習慣。他的愛犬已是第二代了,每到傍晚散步時刻,一旦時間稍過,就會吠叫著催促出門。 ※棒槌學堂の 精校E書※
散步時走相當長的距離。德大寺年輕時代曾經是田徑選手,對自己的腰力和腿力頗自信,雖然目前已步入老年,因為養生有道,即使精神上出了問題,身體仍舊極端硬朗。他這十幾年來的散步路線已固定,一出家門,就沿沼澤往下走,然後爬上稍陡的山廳來到蘆葦叢茂密的平地後,又走了約莫十分鐘,抵達稍寬的車道旁。
這條路像是河邊土堤上的道路,高出四周地面,沿著道路,一側有著櫻樹群生的地,德大寺來到這裡時,會在能盡覽櫻樹林的石頭坐下,靜靜讓時間流逝。狗也乖乖地在他身旁等待。
櫻樹林可能已栽種十幾年了吧!也不知是有人栽種,或者自然萌芽而成長,不過其有一棵特別古老高大的櫻樹,樹幹也粗,開花的數量亦非其他樹所能比。北海道的春天來得較退,櫻花綻放期也較晚,到了四月中旬過後的現在,才好不容易疏落綻放,但,這棵櫻樹卻已經盛開。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差別?每當花季時來到這兒,德大寺總是感到不可思議。
德大寺會在這兒待上很長一段時間,有時候更靜坐幾個鐘頭之久。妻子有一次擔心了,曾來找過他。
目前是春天,晝長夜短,但,不管是夏天或秋天氣候溫暖時,連冬天他也是一樣,在散步時前來,在同一塊石頭坐下,沒多久太陽就下山了,所以,他也都準備了手電筒。
駛過前方車道的車輛都亮大燈,燈光斷斷續續照出櫻樹疾馳而過,感覺上櫻樹有如列隊于山間計程車兵歷經日本軍國主義強權時代的德大寺,經常會有這樣的幻覺。
他也常試著想起一樁又一樁那個時代的痛苦回憶,令人厭惡的回憶數都數不清。譬如,身穿白長褲、橙色襯衫騎腳踏車出門,卻被一大群自以為壯士的年輕人圍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