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部分,茅山傳說,絕對6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志遠疑惑著重複念道,他雖然讀過不少書,但對這個滿族姓氏卻並不瞭解。

“嗯。”於一粟點了點頭,“葉赫那拉在蒙古語中的意思就是指太陽。看這手帕的布料和手工如此精良,如果我沒有猜錯,這條手帕應該就是這個姓氏為葉赫那拉的滿清皇族的。”

“那是誰?”吳志遠有些憋不住了。

於一粟一臉嚴肅的看著吳志遠,一個名字從他的嘴裡脫口而出!

吳志遠聞言不由得大吃一驚!

第三百三十二章 寶鏡之謎

“慈禧太后!”於一粟一字一頓的說出了這個名字。

“慈禧太后?”吳志遠驚訝道,“她……她不是滿清王朝那個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嗎?這手帕……是她的?她已經死了將近二十年了啊。”

吳志遠始終覺得這太過匪夷所思,茅山派本是道家門派,立派江蘇茅山,而慈禧太后深居大內皇宮,地位顯赫,兩者之間似乎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可從茅山寶鏡中取出的手帕居然是慈禧太后當年用過的,這不得不令人難以置信。

“就是她。”於一粟緊蹙眉頭,點了點頭,指著那太陽的圖案,“你看這上面繡著的太陽,正是喻指葉赫那拉的姓氏,而慈禧太后就是葉赫那拉氏一族。”

吳志遠聞言陷入沉思,事實上他雖然讀過書本,但因為滿清王朝覆滅距離現在並不久遠,所以關於慈禧太后的記載在書本中很少會見到,他所知道的關於慈禧太后的典故,完全是在一些口頭故事中得來。這慈禧太后是滿清末年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傳說中她毒死光緒皇帝,把持朝政,賣國求榮,“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句話正是出自此人之口。吳志遠還聽說她是藏傳佛教信徒,據說她“老佛爺”的稱號正與其信仰有關。

不管此人的民間評價如何,她當時畢竟是北京皇城位高權重的皇太后,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遠在千里之外的江蘇茅山派扯上瓜葛,況且茅山派是道家宗派,與慈禧太后所信仰的佛教分屬不同宗派,這更說明兩者之間的界限十分明朗。

“師叔,你莫不是又捏造了謊言來騙我?”吳志遠警惕的看向於一粟,他一番深思後,覺得於一粟所說的手帕的來歷有點不合邏輯,雖然表面上證據充足,但卻經不起推敲。

“我騙你幹什麼?”於一粟一愣,似乎沒想到吳志遠會置疑。

“就憑這手帕上繡著一個太陽圖案,你就扯上了根本不搭邊的慈禧太后,這謊撒得有點太過離譜了吧?”吳志遠冷笑一聲道。

“你這小子,你師叔我還沒說完呢,你著什麼急?”於一粟此時一本正經,手指在吳志遠頭上輕輕彈了一下,倒真有長輩的風範。

“那還有什麼?你快說吧。”吳志遠也不管於一粟話中的真假,先把那條手帕奪了回來,重新放進了懷中。

於一粟目光看向不遠處的火堆,隨著火焰的躍動,眼神逐漸迷離,陷入了往事的回憶中:“我和你師父都是你師公從外面撿回來的,那個年頭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很多窮人家的孩子因為沒有飯吃,根本養不活,所以茅山山下的涼亭裡,經常會發現尚在襁褓中的嬰兒,我和你師父也是那樣被送到了茅山,被你師公養大。”

“說重點。”吳志遠催促道。

於一粟頓了頓,繼續道:“我還記得那年我歲數跟你差不多,有一天茅山派突然來了一大幫官兵,二話不說就把我三師叔給抓走了。當時我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因為我們茅山弟子雖然遊歷四方,但做的都是降鬼驅邪的善舉,從來不參與活人之間的是非恩怨。從此,我三師叔就音信全無,本來我們都以為他凶多吉少,必定是在外出行善之時,觸動了地方官僚的利益,所以才被人加害。”

於一粟說到這裡,吳志遠聯想起了張大帥府中養小鬼的事,如果三師公當年也是遭逢類似事件,倒是有可能因此而惹禍上身。

於一粟嘆了口氣,繼續回憶道:“沒想到一年之後,突然傳來了我三師叔的訊息,帶口信的人說他被官兵抓到了北京城菩陀峪,我師父一聽到這個訊息,連夜啟程趕往北京,經過四處打聽,才找到了菩陀峪這個地方。”

“這是個什麼地方?”吳志遠追問。

於一粟沒有正面回答吳志遠的問題,幽幽說道:“我師父到了菩陀峪才發現,此處風水極佳,皇氣縈繞,暗合星辰,但隱隱之中木氣略有昌盛之勢,長此以往,不出五十年,此處必有破土之災。然而就在此時,我師父發現這菩陀峪正在修建一座龐大的陵墓,並且其四周一直都有官兵駐紮,守衛森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