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0章 番外·夫夫雙雙反穿越,大宋小吏。,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有許多仿製的,雲雁回甚至還看到賣《東京日報》的了,這屬於紀念品,仔細一看內容竟然還是他當年看到過的,雖然是不同期數的新聞集合,但的確都是《東京日報》上頭刊登過的,大概是從古書中摘取下來。
至於演出,他們白日在街上看到的,只能說有點意思。有一部分還原得較為真實,但還是存在很多細節上的錯誤。
遊客們誇獎做得還原,可是由雲雁回和趙允初這兩個在宋代生活過的人來看,還是有頗多缺陷,看個開心罷了。
到了晚上,汴戲《望情魚》的演出,才叫兩人有些吃驚。
那舞臺,竟然完美復原了當年蒲關澤的大舞臺,只是擴大了許多,加上了現代的燈光、道具,更為先進。恍惚之間,就像回到了蒲關澤一樣。
待演員上臺表演,雲雁回又發現,雖說唱腔、身段有了些改進,可是臺詞一字不差,其精髓□□也宛若當初。
汴戲傳承千年,不曾斷絕。古時景象、風俗到如今無法完美復原,但是戲曲則是靠一代代人手口相傳,故此與當年所差無幾。
看了這一場演出,雲雁回便覺得此行不虛。趙允初也許感覺不到,可雲雁回曾今身處這個時代,感觸更多。
.
從開封回去之後,雲雁回開始回單位上班,而趙允初則留在家裡,暫時繼續學習現代知識。
雲雁回的工作繁忙,三五不時就要出差,有時候一個電話打過來,即便半夜也要出去跑新聞。沒有節假日,不分白天黑夜,比在宋時還要過分。
只是現在有手機、電腦,聯絡起來方便。可這也不等於真人啊,更別提雲雁回即便在家,還時不時熬夜寫稿子。
趙允初夜夜獨守空閨,漸生委屈。又因為知道今時不同往日,不是他們趙家的天下了,怎能隨性而為,上次在網上看到一句“你也配姓趙”還迷糊了半天呢,所以也不敢打擾雲雁回工作。
雲雁回敏銳,發覺趙允初有情緒,多少知道為什麼,自己深刻反省了一下後,決定去辭職。
這倒不完全是為了趙允初,而是雲雁回仔細思考了一下,別人看來他只是住了幾天院,但實際上,他在大宋待了幾十年,經歷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他,不是說不適合再做記者了,可的確能去做更有意義、現在的自己更想做的事。
雲雁回提了辭職,只說是上次之後,身體就有些不好,領導提出把他調到清閒崗位也無果,再三確認是不是跳槽之後,無法勉強,只好放人。
雲雁回自己辭了職,反而又給趙允初找起工作來。他看趙允初把時代瞭解得差不多,自己都能獨自上街之後,就找認識的朋友,把他塞去做古董鑑定。
趙允初文憑都是設計方面的,跨行跑去做鑑定,一開始還頗受歧視。結果後來,雲雁回拜託的朋友都驚了,跑來問他從哪裡挖來的寶。
趙允初主要鑑定宋及以前的朝代的古董,也許他不懂現代的鑑定專業,可是他自有底蘊,能夠從文化歷史邏輯上進行鑑定,辨別正確率相當不錯,主要是過程中展現的對歷史知識的掌握讓人吃驚。
而且據說他很氣人,一些身價巨高的東西在他口中,這裡也不行,那裡不夠好,好像不是在鑑定古董,而是在市場上挑臉盆一樣……
那些人不知道,他鑑定的古董,擱一千年前,想上他們老趙家做個洗臉盆還不一定夠資格呢。
等積累了一段時間經驗,學習現代的鑑定方式之後,有一定認識之後,趙允初更是乾脆自己收古董,再轉手賣,鮮有走眼,收益可觀。
至於雲雁回,他竟是從特忙變成了“特清閒”,索性在家籌備起了寫。
開封之旅讓雲雁回覺得,也許他可以把一些真正的歷史細節,呈現在大家面前。思考再三後,他沒有選擇寫論文,而是準備在網路上發表。
趙允初知道雲雁回要寫之後,也上網找了一些這個時代的瞭解,還給雲雁回出主意來著:“你可以叫《回到宋朝當王爺》,結合我們兩個的經歷。”
雲雁回:“……”
然而琢磨了一下後,雲雁回還真就順著趙允初,用這做了文名。
發表之後,因為更新穩定,內容又細膩,“考據”翔實,人氣蹭蹭往上漲。很多人都驚訝雲雁回的更新速度,那個內容質量,能夠日更九千字,簡直就是業界良心。
有讀者說:“一開始我以為是一篇普通跟風文,而且是跟得很沒水平那種,看了才發現這其實是神作,強烈建議作者改名!”
還有很多讀者都猜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