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9章 黑板報風潮,大宋小吏。,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汴京的官私學早就推行起黑板教學了,有些比較嚴謹的教師,還會因為不習慣用粉筆板書,而專門練習,好讓字跡更美觀。

雲雁回提供的新思路,讓這些想辦內部報紙而不得的學生們看到了希望。

“我覺得以黑板辦報是好的,而且如此一來,咱們還可以將黑板放在外牆,叫過往之人都可以看到。”

“只是這放在黑板上,每次換一期,這內容就擦去了,豈不可惜?”

“非也,無論放在學內還是外牆,好的詩文是擦不去的。”

“說的也對,倘若有好的詩文,大家自然會傳抄,沒有價值的,擦去也就擦去了。”

眾學子一番討論,覺得這還真是個好辦法。

雲雁回聽到他們說想放在外牆,也笑了笑,“想放在外牆,那你們可得弄好了,這是代表了整個府學的水平啊,過路人看到,會覺得這就是開封府學最好的東西。”

眾生頓覺責任重大,若要辦報,更要精益求精了。而且所有人都認為,還是放在外牆比較好。雖然要面對更多人的檢驗,但是這也是個知道大家水平的大好機會啊。

於是,開封府學的學生們眾籌了一筆錢,同師長申請之後,在府學外牆弄了一塊長長的黑板。然後,自己建立了編委會,請了幾位先生包括雲雁回來做顧問,然後認認真真編起板報來。

這裡邊有學生在《開封府報》也實習過,故此執行起流程來也算有板有眼。

半月之後,尋了一個上午,由沒課的同學輪流將內容抄錄在黑板上,此乃開封府學黑板學報第一期。有字有畫,圖文並茂,甚是豐富。

雲雁回與幾位先生知道出來了,也相攜去學校外頭看。

投西大街人來人往的,黑板被裝上後就很多人關注了,只是不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還以為新的佈告欄呢,還有人往上面貼東西。

學生們在抄寫的時候,就有不少人在旁邊觀看了。這個可新鮮了,如今黑板只在各個學校裡應用,普通人沒怎麼見過。看到他們拿粉筆寫字,寫錯了還能擦掉,都覺得特別有意思。

尤其是小孩,蹲在旁邊看一上午都不帶走的。

待黑板報抄錄好之後,就有很多民眾圍觀起來,有那識字的,便一句句念給大家聽。

有些人粗通詩文,也會稍做評價。

不久之後,還有其他書院的學生聞訊而來圍觀。

比起圍觀群眾,他們就更為專業了,手裡還拿著稿紙,遇到有自己覺得好的文字,還會抄錄下來,在此指點評論,互相交流一番。

雲雁回他們在門口看了好一會兒,外頭圍觀的人都不見少,只有更多的,好多人後來都擠不進來了,只能在外面茫然地喊:“看什麼呢?念一下啊!”

“什麼?方才念過了?來得晚沒聽到啊!”

“上面寫的什麼呢?”

至於各位編者與本期登了著作的學生,則是很有成就感,他們很想在旁看自己作品的反響,又不大好意思,只能強作平靜待在學校裡。

那些沒登作品的學生,就跑出去看著反響,隔一段時間就回來大聲彙報一下,哪位同學的作品被讀得最多遍。

過了幾日,開封府學外面仍然時常圍著人看板報,在讀書人尤其是學生中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備受讚賞。

這開封府學雖然創辦時間不長,但似乎從成立起,就老是在引領風潮啊。從分齋學習的模式,到他們的社會實踐活動,都很有影響,隱隱有帶領京中諸學之首的趨勢。

其他書院看著也心癢癢,黑板大家都能申請啊,於是沒有過多久,這黑板報就在京中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了。

很多書院的學生自覺才學不比開封府學的人差,憋著勁兒要出得更好呢。

便是有的書院沒有學生組織起來做黑板報,書院方面也貼了黑板,在上面畫些畫,寫點書院的過往成績做廣告也好啊。

而且真如那些學生預料一般,唯有好的作品不會因為被擦去而可惜,反而因為大家都知道黑板報會被擦了,甚至可能被雨點打得看不清,而急著抄錄。

還有一個現象也出現了,那就是各家書院開始暗中比較人氣。最雞賊的是太學,因為與翰林圖畫院這兩年新創立的畫學都屬於一個系統,他們把畫學的學生也拉來幫忙畫些裝飾版面的插畫。

那畫的,完全是炫技,怎麼吸引人怎麼來。畫學有學生和鄭凌他們那些人學立體畫的啊,算是這兩年京中特別新潮的流派,往上邊一畫,能引來不少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成猛禽後我啥都吃

塔黃花開

是貓逼我辭職的

花彩雀鶯

首長九代單傳,我一胎六寶打破了

最愛燒洋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