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章 遼地詩韻,大宋小吏。,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珣根本沒懂,那人估計也不知道李珣這個天然呆,還傻乎乎跑去問正使能不能帶東西,如此,可算是失敗了。

李珣沒聽清楚,還問來著:“你說什麼?”

“沒什麼,我是說看來你要把茶退回你朋友那兒了。”雲雁回說道,“我看,你還不如問問你朋友要帶些什麼回來。”

“現在已經來不及了……”李珣鬱悶地道,“早知道,我應該早些去問,唉。”

雲雁回拍拍他的肩膀,“算了。”大家交情不深,雲雁回也不好直接點明,只能含糊地安慰李珣一下。

不過,李珣既然是這樣的心思,看來此次和他爹一樣,也不會玩兒走私了。這其實是很正確的做法,他們一家作為外戚,而且是沒有一位活著的太后幫忙撐著的外戚,不一門心思盡忠,如何立足呢。

幸好李行簡也是人精,把這件事糊弄過去之後,再也沒提過,此事沒有掀起任何波瀾,大家平穩出發了。

……

因攜帶許多禮物,經過半月有餘的路程,一行人方才到了宋遼邊境。

此時,便有遼國的接伴使來迎接他們,帶他們一路去國都。

這名接伴使姓耶律——遼國只有兩個姓,耶律和蕭,自我介紹,乃是遼國大林牙院的北面林牙,說得一口較為流利的漢話,“在下耶律德華。”

雲雁回:“噗。”

雲雁回一個沒憋住,眾人紛紛看向他,“?”

“失禮,失禮,嘴裡進了蟲子。”雲雁回慚愧地道。

這人長得連一般都稱不上,尤其是有一雙眯縫眼,這也罷了,雲雁回也不會以貌取人,可是他叫“德華”就讓人頓生反差之感了……

耶律德華並沒察覺,與大家一一見過之後,首先就代表遼國表示熱烈歡迎,尤其是非常感謝他們把孔家班拉來了,遼國上下期盼已久,只希望能一睹汴戲真貌。

耶律德華對汴戲讚不絕口,自稱未曾聽過,但是將戲詞倒背如流,也聽出使宋國聽過汴戲的同僚哼過,還有一些輾轉流傳到遼國的唱腔,雖然都不正宗,但也叫他從此魂牽夢縈,這一次,他還是自請來做接伴使的。

孔寄雖然聽過很多讚美了,但是面對耶律德華髮自內心的讚頌,也不由得有些美,加上他也接受了一些鴻臚寺的短期培訓,知道他們的存在代表了什麼,於是十分和氣地感謝耶律德華,並命人現場就給耶律德華來了一段《望情魚》中的經典唱段。

人一張嘴,耶律德華就知道是哪一齣,說倒背如流真不是誇張。但他倒背如流這麼久,還是第一次親耳聽到正版的汴戲,挺高大一個漢子,居然聽得淚如雨下。

耶律德華拿衣袖擦著眼淚,哽咽著道:“這一段實在是感人,梁生為了何麗姝,願意投海……嗚嗚嗚!”他說著,還拉著李行簡說,“您說是吧?您對這一段有什麼看法嗎?”

李行簡非常機智,他過耳不忘,從文字藝術的角度上評價了一番,然後就不動聲色地把袖子扯出來,讓了一步。

雲雁回及時頂了上來,開始侃:“不知耶律兄是否知道,汴戲還有個別稱?”

耶律德華:“嗯?還請賜教?”

他一直在有意收集汴戲的相關知識,但還真不知道汴戲有個別稱。

“因為汴戲的雛形,只有琵琶為伴奏,所以又叫彈詞。”雲雁回滔滔不絕地道,“以諸宮調集合起來,演繹戲本上的故事,融入了雜劇、說話等技藝的精髓,最後才成就了汴戲。叫汴戲,但是這汴戲的口音卻有相當一部分是晉地口音,因為此戲雖然在汴京成形、成名,但起源於澤州……”

雲雁回將汴戲的來源和特色等等故事,一通神侃,侃得耶律德華暈頭轉向,消化這些知識都來不及,哪裡還顧得上其他。最後說完了,耶律德華甚是折服,還要感謝雲雁回告訴他這些。

雲雁回:“呵呵呵,沒什麼,回頭到了上京,咱們便可以鑼鼓架起來,唱段全的了,也算一償您的心願。”

耶律德華連連點頭,這時又微微羞澀地道:“雲兄如此精通汴戲,想來也是文采風流,實不相瞞,我作了不少關於《望情魚》的詩詞,你能否指點一二呢?”

來了來了!遼人最喜歡做的事!和宋人交流文學!

“哦,這個啊……”雲雁回往後退了一步,想換上李行簡來。

誰知道,耶律德華一把抓住了雲雁回的手,期待地道:“若是能唱和一番,那就更好了!”

雲雁回:“……”

雲雁回回頭看了一眼李行簡,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成猛禽後我啥都吃

塔黃花開

是貓逼我辭職的

花彩雀鶯

首長九代單傳,我一胎六寶打破了

最愛燒洋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