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6章 白玉為堂貓做馬,大宋小吏。,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雲雁回特意要求,務必將菜色滋味描寫得詳細一些。拿來一看,頓時樂了。白玉堂描寫的菜餚非但極為誘人,引人垂涎,他還描寫了烹煮過程。

雖然不可能把人家的配方都寫出來,但重點是白玉堂的文筆還真是非常的……有滋有味,寫個烹煮過程,都讓人覺得行雲流水,有種看種田文的微妙爽感。因描寫入微,在閱讀時,更是隨著食物漸熟,彷彿親眼見到食材,嗅到香氣。

這何止是符合雲雁回的要求,簡直是超出他的預期了。

“好,好!五爺真是文采斐然啊!”雲雁回大誇特誇,誇得白玉堂都要不好意思了,因為他用的詞實在是太肉麻,彷彿白玉堂寫出了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其實就是食評啊!

雲雁回將筆捧起來,遞到白玉堂手邊,“五爺,勞您再打個分啊。”

白玉堂:“打分?”

“是呀,如果滿分是十分,這道菜達到了多少分呢?”雲雁回說道。

白玉堂細細琢磨,“如此,應當是……”

“等等!”雲雁回舉手,“不是分,應該是貓!”

白玉堂不懂了,“什麼意思?”

雲雁回笑嘻嘻地道:“我們不說多少分,我們說多少貓吧,這樣比較符合五爺的筆名,也比較符合咱們神秘的格調啊。”

——無論打分,還是將分數換成貓,在這時候,其實就是一種標新立異,引人注目的噱頭罷了,是在塑造一個特立獨行的作者形象,某種程度上,可以提高權威值和關注度。

也許大家會猜測,一道菜等級為什麼要用一隻貓兩隻貓三隻貓來劃分,難道是形容因為這菜能吸引來多少貓?

實際上這就引發了一種關注,要雲雁回說,沒有一點意義,要不是標老鼠有點奇怪,他都想叫白玉堂標幾隻鼠呢。

當然了,這也是建立在食評足夠優秀的情況下,否則寫得乾巴巴的,誰也不會有多餘的討論。

白玉堂就沒想那麼多了,大筆一揮:“六隻貓!”

雖說白玉堂沒批評,但在他這裡,似乎也只是一般。

雲雁回又道:“後來那家酒樓呢,寫不寫?”

白玉堂皺眉道:“那家的菜,兩隻貓不能更多了,寫,我要好好批評一下。”

——白玉堂應用得還很快,這就幾隻貓幾隻貓形容起來了。

白玉堂寫下一篇食評時,雲雁回還在一旁畫了只肥貓,以三毛為原型,雖然是簡筆畫,但是完全畫出了精髓。這個,就是他們的分數了。

等到白玉堂寫完之後,雲雁回再看這第二篇以罵為主的,不禁歎服。總感覺……這一篇更加體現了白玉堂的實力,或者說特色呢。

其實那家下酒菜並非不堪入口,反而很多人喜歡。而在文章中,白玉堂繪聲繪色、有理有據地書寫了,他們家的下酒菜有多麼粗糙。乍吃滋味豐富,但實際上,根本不容細品。

這一家的下酒菜白玉堂並非在廚房觀看,然而他自己完全知道這些菜是如何做,那樣粗糙又是因為少了哪些步驟,還順便回憶了一下自己吃到過的精品,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呀。

雖然沒有破口大罵,但是一番評比、比較下來,實在是很傷人。

雲雁回將兩篇稿子編校之後,送到《東京日報》。

雲雁回來投稿,編輯部全體十分為難。

按理說,他們這裡很多人都是雲雁回教出來的,或是雲雁回教過的人帶出來的,雲雁回寫新聞他們都知道,肯定沒問題。

但是,這一次雲雁回送來的不是新聞啊,而是食評。寫得倒是十分動人,然而,他們並不確定這樣一篇文章,是否能登上文藝版。

要知道,目前的《東京日報》文藝版上,都是各路才子在廝殺,陡然上了篇寫美食的,不說文采如何,首先畫風就很奇怪了……

而且,大家也沒法評價這個東西的價值,於是猶豫之間,竟找到了胡翰林定奪。

胡老先生看完之後,問雲雁回為什麼弄這個。

雲雁回當然不可能說,我幫你們發掘商業價值呢,他打了個馬虎眼:“民以食為天。”

胡翰林笑著搖了搖頭,“也罷,那就先上上看吧。”

不管怎麼樣,就衝雲雁回對這個行業的知曉,胡翰林也會讓試一試,反正他知道,之前的都沒失敗過。

……

“白玉為堂貓做馬”的食評刊登出來,數期之後,就建立起了一定的影響力。

沒有什麼編輯推薦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成猛禽後我啥都吃

塔黃花開

是貓逼我辭職的

花彩雀鶯

首長九代單傳,我一胎六寶打破了

最愛燒洋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