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章 富國強兵,大宋小吏。,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說包拯被授予參知政事一職,正式成為副相,這位在原著裡可是天上星宿下凡,一直很有使命感,一當上副相,立刻就琢磨著要搞事情。

包拯將公孫策、展昭和雲雁回叫去,這幾人可說都是他的信服,人品也俱是可靠。

“本官既然入相,有件事定然要做。”包拯嚴肅地說。

雲雁回忙不迭道:“我知道我知道。”

包拯“咦”了一聲,“逐風怎知?說來聽聽。”

雲雁回嚴肅地道:“相爺也老大不小了,一直忙於政事,無暇成親,咱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俗話說,先成家,後立業……倘若相爺放心,這件事就交給我們了!”

包拯:“……”

公孫策和展昭都暗笑起來。

“交給你,你想做什麼啊?”包拯指了指雲雁回,“你這個人啊!”

雲雁回連忙做虛心狀:“相爺請賜教。”

“本官以這樣年紀入相,實乃官家信任,這幾年在開封府,本官也有一些感悟,”包拯看了雲雁回一眼,“因此想要獻策建言,你三人各有所長,因此叫你們也來參詳一番。”

說罷,包拯拿出一份文書,足有一指厚。

公孫策笑呵呵地道:“逐風也是玩笑之言,相爺說,咱們仔細聽著,有力出力。”

包拯點點頭,說道:“前不久,咱們將東京整肅一新,這一舉花費了數年來完成。治一府尚且如此,何況一州一國?說到底,是兩個原因造成的。”

“其一,我朝多州皆是民風悍強,綠林、劫盜之輩甚多。其二,重文輕武,冗官冗軍,軍士雖多,卻眾多老弱或奸猾之人,京中廂兵尚且如此,何況他處?

“劫盜之輩,多是因無事可做產生,也有隻為欺壓百姓的。這冗軍呢……”

說到這裡,包拯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該如何說。

雲雁回接道:“是歷史遺留問題。”

包拯一想,還挺準確,於是點頭道:“不錯,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因宋朝開國之初,就忌憚武將,一直到現在都重文輕武,但是邊境一直戰事不斷,又得養很多士兵保持戰鬥力,因此兵多卻不精,整個軍隊系統都比較混亂。

包拯雖然是文臣,但是並不輕視武將,反而認為這是一個弊病。

包拯又道:“先時,朝廷也曾有令,使這些無業遊民入軍,然則,反而促使了很多人在軍中學習到一些技藝後,便再次出逃為盜。從軍,竟然像是為他們熟練了做盜賊的本事一般。”

“從東京的經驗,咱們卻可以看到如何解決。東京那些地痞流氓在開封府嚴打後,能夠轉去做其他事,都是因為有活兒可幹,否則便是再嚴加打擊,他們也無路可走啊。

“再來,這廂兵皆被收服,展護衛、白護衛等人,更是傳授過本事給這些人,聽說,有些人同禁軍打過架,還勝了?”

包拯說起這個,展昭頓時不好意思起來,他還以為包拯不知道呢,無奈地點了點頭,“雖然常常操練,但還是免不了爭勇鬥狠。”

展昭都沒敢說出來,還不是因為白玉堂煽動的。

公孫策輕輕頷首道:“相爺的意思是,要向官家獻策,使各處仿照?”

“不錯,每有饑荒,朝廷總是督促各個寺廟、道觀出資修橋鋪路,僱傭民眾,以工代賑。”包拯說道。

“然而,這也無法完全解決問題。倘若修的不是橋、路,而是可以賺錢之處,也並非只有饑荒之時才修呢?以蒲關澤為例,它在修建過程中,僱傭了幾多民夫,建成之後,又提供了多少長期工作?”

“還掙了不少錢呢,”雲雁回說道,“沈存中之前還和我說過,這錢只有流動起來,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解決更多的問題。”

包拯說的雖然是一個治安的問題,實際上卻涉及到了許多重要方面,這是開封府的經驗,運用在其他地方,未嘗不可。

包拯是來要意見的,他既然說了,公孫策和展昭也紛紛補充了起來。

展昭認為軍隊的裝備太差了,像他們那些廂兵,武器都起鏽了,許多裝備只存在賬目上。這是整個大宋上下都存在的問題,兵器什麼的都別提了,大宋好多騎兵連馬都沒有呢。

公孫策搖頭道:“我大宋境內,無有養馬之地,難出良馬啊!”

這好馬要在高寒之地,才養得出,宋朝境內根本沒有產馬區。不說良馬了,就是普通馬匹現在都成問題。

雲雁回沉思了一下,“一來,方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成猛禽後我啥都吃

塔黃花開

是貓逼我辭職的

花彩雀鶯

首長九代單傳,我一胎六寶打破了

最愛燒洋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