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雁哥兒式包養,大宋小吏。,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說雲雁回才十八歲,正是年少輕狂的時候。然而,誰叫他從小就表現得太過穩重可靠,一心一意忙工作,導致鄭蘋和別的家長完全不一樣,平日裡完全是在勸他出去玩,認識認識同齡朋友。

——最好是女性。

這回雲雁回傳緋聞,只有他自己不知道而已,從開封府傳著傳著,都傳到鄭蘋耳朵裡去了。

鄭蘋聽到的版本,稍微符合實際一點,是雲雁回在街上救了幾個外地來的民間藝人,在幫助他們的過程中,被迷惑了,然後就花錢租了個院子安置人,隔三差五就去那兒幽會。

那位街坊來繪聲繪色地形容了這個傳聞之後,鄭蘋十分激動,拍案而起,“什麼?”

街坊看到鄭蘋的反應,心裡也激動起來了,“鄭娘子啊,雁哥兒有出息,更得管好了,否則被誤了可怎麼辦?”

“多謝嫂子來告訴我這件事了,否則我還不知道呢。”鄭蘋按捺住心情,把街坊送走了。

那街坊有點失望因為雲雁回不在不能現場看戲,不過看鄭蘋這樣子,估計他家還有得熱鬧咧,於是戀戀不捨地走了。

傅雲灃也在家裡,只是之前回避了,這會兒從裡面走出來,只見鄭蘋手握著拳,原地走了好幾圈,“我,我要叫雁哥兒……”

然後,鄭蘋忽而把手鬆開了,摸摸額頭,遲疑地道:“好像也沒什麼啊?”

傅雲灃:“……”

傅雲灃挑眉,“嗯?”

鄭蘋尷尬地笑了一下,“方才被她帶得忒氣了,這會兒想想,突然發現,嗨,我氣什麼!有什麼可氣的!”

傅雲灃忍笑道:“是啊,我也在想,你氣什麼,你兒子非但能賺錢,而且包了一院子的歌伎竟然還知道隔兩三日才去待一會兒,夜都不過……這是非常合理的雁哥兒式包人啊。”

鄭蘋:“……”

鄭蘋瞪了他一眼,不過,雖說傅雲灃是調笑,說的也不無道理啊。

世上還能有這麼讓人省心的兒子嗎?就連“墮落”都那麼理性有計劃。

所以,鄭蘋覺得自己沒有必要找雁哥兒把人遣散了之類的啊。

“算了,就當她沒來過吧。”最後,鄭蘋這樣決定。

……

與此同時,這個訊息也被當做一個小趣聞,傳到了宮裡。

正是商量完政事的時候,官家同大家閒談。

主要是鄭苠也在場,於是水景記的老顧客,便說了一下,聽聞雲雁回包了一院子唱曲的,想要小小揶揄一下鄭苠。

鄭苠頓時有些尷尬,眼看官家一臉感興趣,便小聲說道:“雁哥兒畢竟正值年少……”

仁宗擺擺手,好笑地道:“鄭卿,看來你並不是很瞭解你這外甥啊。”

“請官家賜教。”鄭苠表面上是非常恭敬羞愧的,其實心裡不知道多得意了。

官家這話分明是給雁哥兒辯解啊,而且,他不瞭解雁哥兒,官家就瞭解了?哈哈哈,果然雁哥兒在官家面前是有幾分面子的。

再看看那個想揶揄鄭苠的官員,臉上也有了幾分鬱悶,沒想到官家會直接幫鄭苠了,這還揶揄個毛啊。

仁宗說道:“前年中秋之後,滿城明月燈,小常娥一夜之間聲名大振,諸卿可還記得?”

這怎麼能不記得呢?那麼大的場面,叫開封府出盡了風頭,當時還有御史想找茬呢,無奈開封府大半宴會花了許多錢,都是他們自己種菜賺來的,後來賣燈更是又賺了一筆,所以只得放棄。

至於小常娥與那一輪明月,更是紅到了如今,周水娘還被教坊僱進宮給後宮娘娘們表演過,是汴京最有名的歌伎之一。

仁宗有此一問,大家紛紛點頭表示還記得。

仁宗道:“那爾等是不記得還是不知道?那次宴會不止菜色是雲雁回操辦的,明月、常娥之景,也是他的設計,所以要說養歌伎,這廝說不定早就做過了。”

不記得的有之,不知道也有之。

中秋那時候雲雁回在開封府還不久,這件事在民間知道的比較多,至於在場的人,當時雲雁回沒名氣,聽過名字也忘了,知道更多的是他後來幫官家辦的事了。

這會兒仁宗一說,眾人才有恍然大悟之感。

仁宗又道:“而且啊,要我看,雲雁回到底是縱情聲色,還是養了一班人,準備編排節目捧人,都是兩說呢——我看還是後者更有可能,至少是主要的。”

鄭苠:“……”

眾人:“……”

仁宗說得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成猛禽後我啥都吃

塔黃花開

是貓逼我辭職的

花彩雀鶯

首長九代單傳,我一胎六寶打破了

最愛燒洋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