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章 百戲之祖,大宋小吏。,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注意唱詞中的情感便可,若是加上雜戲的身段,演戲,豈不是還得注意面上也一同表演?這倒罷了,臺下只那麼多座位,後面的人看過去,便只有一個身形了。”

“故此也要適當借鑑雜戲的打扮,穿著誇張一點,塗面也誇張一點,將五官表現出來,戲者表情大一點,也就差不多了。”雲雁回根據後世的經驗,建議了一下,“但是千萬別像滑稽戲那樣,塗得醜極了。你倘若是演的情愛,角色們自然要打扮漂亮了。”

孔寄贊同地點頭,又想起什麼,說道:“唉,我今日方蒙先生賜了名,管這諸般宮調合演叫做彈詞,然而叫了幾次,便要擱下了。我若是加入雜戲的形式,怎麼還好再叫彈詞呢。”

“自然還是叫戲了,曲子演的戲。”雲雁回順著就接下來了,“你可以另起一名啊。”

孔寄盯著雲雁回看,開口便想在名字裡紀念一下雲雁回。

雲雁回看他表情就知道了,連忙攔住道:“你是澤州人,這戲又在汴京研究出來,我看,叫澤戲或是叫汴戲都是很好的。”

雲雁回想,要是孔寄把這戲加上他的名字,那他肯定會羞恥到爆炸的。

孔寄思及自己來汴京短短時日內的奇遇,抿嘴一笑,“還是叫汴戲吧。”

況且,這也會讓它更加容易被汴京人民接受吧。

“汴戲,嗯,汴戲好。”雲雁回喜歡汴京,對於這個即將誕生的汴戲,也充滿了期待。

本來在元代才發展起來的戲曲,提前在百花齊放的北宋仁宗年前出現,會與這個時代撞出怎樣的火花,衍生出哪些故事呢?

這時候有不遜於元代戲壇的歌喉婉轉的唱者,更有留下無數名篇的才子們!

這就像用特別的方式,讓兩個時代最優秀的藝術相遇。

雲雁回覺得自己非常榮幸,能夠親身見證這一段歷史。

話說回來,曾經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現在,誕生應該還是會誕生,但是這個名號,恐怕就要讓給迅速進化後的彈詞——汴戲了。

……

雲雁回說到做到,果然去租賃了一個院子,給孔寄和他的弟子們住,然後又出錢,叫孔寄挑些新人僱來。若是要排新戲,那麼他那三個弟子肯定不夠整一臺戲的。

張山人和雲雁回都是地頭蛇,還是在瓦舍中混的,所以倒也不用擔心僱來不靠譜的人。

就是孔寄幾乎想叫雲雁回來做班主的——這都是雲雁回養著的,他可不是不好意思做班主了,這本來該是他的任務才對。

雲雁回表示,我不是班主,我是金主咧。

這也真叫雲雁回說中了,自從把這孔家班捯飭起來後,雲雁回縱然再忙著開封府和蒲關澤的事情,也要隔三差五抽空去那院子裡看看,和孔寄碰個頭,看看他的進度。

孔寄但凡覺得自己有拿不準的地方,也會記下來,然後等雲雁回來後,問他的意見。

當然了,雲雁回也說明白了,他只能對錶演形式提出意見,若是問他唱腔什麼的,他真幫不上忙。

但是,雲雁回知道沈括對音樂戲曲也有涉獵,所以把他也拉下了水,叫他提點意見。

孔寄除卻和沈括、雲雁回討論,也會去書會,與汴京的同行們交流,又或是看看各家演出,是否有可以吸收的長處。

如此一來,雖未上演戲目,他的名聲也傳出去了,因他知古書、善術算、通曉陰陽,人送諢號“孔三傳”。

到孔寄說起來,雲雁回才使勁回憶起來,好似諸宮調的發明者就是孔三傳呢,只是孔三傳並非真名,所以一開始他也沒想到。

要知道,孔三傳也是這個時代汴京民間藝人中,唯一可以與張山人的地位相媲美之人。

一瞬間,雲雁回更加覺得自己投資很成功了——擱現代,這都是藝術家好嗎?

……

投資了一個戲曲班子的事情,雲雁回和趙允初提過一次,趙允初知道雲雁回常常做這樣的事情,所以也沒在意。

直到朋友圈裡開始瘋傳,雲雁回在外面養人……

傳得那叫一個有聲有色啊!

誰叫雲雁回是在開封府工作呢,有人巡邏的時候,就看到他進出那院子了,裡面傳來的又都是歌唱聲,再一打聽,這院子也是雁哥兒名下的呢。

這下子,說什麼的都有了。

最誇張的一個,說的是雲雁回常常去趙允初府上玩,被趙允初他哥趙允良,成天晝夜顛倒看戲聽曲那個給帶壞了,所以自己也養了一班優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啟程在明天

圓柯的貓

第一婚寵:老公大人請自重

蒔蒔

誰讓你出生的!

糖吉柯德

[綜]超高校級的江戶川亂步

尤戎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