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8章 我們八卦吧,大宋小吏。,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允初湊在一旁,看了雲雁回手上報紙刊登的新聞,也差點吐血,“這都是些什麼啊!”
說他和三哥也就罷了,但是他大哥二哥可是正常得很,而且那物件也是錯得一塌糊塗,只對了一個禁軍……大概是因為當初這件事鬧大還挺大,傳出去倒是不奇怪。
什麼廚子、和尚的,就不知道是怎麼揣測來的了。
雲雁回在人群中看來看去,怒道:“不行,去把那個賣報的揪出來。”
他們在街上找了半天,可是因為今日人太多,實在是沒能再找到那個賣報的,倒是發現了還有不少人手裡還有這報紙。
大家都知道私印報紙是違法的,所以彼此討論的時候也很低調。雲雁回手裡也有一份報紙,因此裝作同道之人,和這些人攀談起來也不違和。
“不知道這報紙,是誰人辦的,寫得還真有點意思啊。”雲雁回違心地誇道。
有人說道:“對啊,這主編用了個化名,金峰居士,幾個編輯也都是用的化名,畢竟這玩意兒官府是禁止的。”
“不過,我算是看著這小報從第一期出來的,到現在只出了四五期,還是不定時的,可是傳得越來越廣了,可見,大家還是更喜歡看這樣的趣事啊。”
“你們不覺得有點奇怪嗎?”雲雁回提出了一個疑點,“這裡面的故事,筆者都寫得栩栩如生,彷彿親臨現場一樣。別的也就罷了,居然連閨中密話也詳細寫出來,難道筆者是趴在別人家床底下嗎?”
他這話叫幾個八卦之友都大笑了起來,“躲在床底下不至於,但是應該確實自己在考據之後,又發揮了一些,讓整個報道更加飽滿。”
這也能叫報道?靠,這都能去寫小說了。
就這八卦小報的精髓,就是把大街小巷、三姑六婆那裡聽到的閒言碎語,加以擴充,甚至是編造,還自稱是考據,如此編成一個宛然如真的故事。
關於趙允初他們家的那個八卦新聞,也不過是眾多八卦中,篇幅不是很長的一條。這一期的頭條,是足足寫了三千字的龐太師與眾小妾二三事。
其實聽這些人聊天就知道,他們也知道這小報內容有點不對頭,然而還是更注重閱讀時的快.感,管他是不是全都是真的呢,真相如果是寫出來的那樣,才比較有趣啊。
雲雁回問他們借前面幾期報紙,不過大家也都沒帶在身上,你一言我一語給雲雁回大致說了一下前面幾期的內容。
“印量不多的,前面幾期現在應該都沒得賣了,內容卻是口口相傳,傳開了。”
“兄臺日後若是想買,倒是可以多來這條街轉悠,他們都是在街上兜售的。”
雲雁回謝過了,沉著臉走回趙允初身邊。
這份甚至沒有名字的八卦小報不像《東京日報》那樣有強大的銷售渠道,但是依靠其八卦、狗血的特點,還是在民間有了那麼一點影響力。但假以時日,極有可能影響力大漲。
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位人才,竟然在報業剛剛起步的現在,就勘破了市場,弄出那麼一份八卦小報。
“雁哥兒,現在怎麼辦呀?”趙允初問道,“這人也太可惡,胡編亂造,竟然說我們家兄弟都斷袖,一點也不準,連廚子、和尚都出來了……”
“大過年的,也沒必要非今日查出來,先叫大家安生過個年吧。”雲雁回把報紙疊起來,放進懷裡,“至於那胡寫的報道,估計就是根據‘考據’,想象了一通,連人物關係都沒有搞清楚。”
趙允初的大哥比較低調,二哥和三哥倒是荒唐一些,時常有八卦傳聞。趙允初常去寺廟,現在上班時間中午都跑去開封府吃飯,大概就是八卦源頭吧……
出了這件事,雲雁回和趙允初的心情難免被影響許多,也沒有繼續逛下去了。
趙允初把雲雁回送回家,在門口依依惜別,相約明日一起在大相國寺燒香,然後才離去。
……
次日,雲雁回起來收拾一番,全家人一起往大相國寺去。過年“公務員”們都放假七天,連開封府會實行輪流值班制,雲雁回只要在最後一天值班就行了。
到了大相國寺,便去給瞭然拜年。雖然沒有約好,但是趙允初這時候也在這裡,他早來片刻。
雲雁迴向師父和諸位師兄問好,聽到了然說道:“等會兒有外國使臣要來燒香,我去去就回。”
“我們也陪師父吧。”雲雁回站起來,和趙允初一人一邊,扶著瞭然,“大過年的,師父還這麼辛苦。”
說是外國使臣,其實主要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