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4章 甜瓜精,大宋小吏。,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少呢!
雲雁回感覺到了危機,“不行,我們要趕緊提前上市,否則甜瓜精就傳開了。”
幸好這時候已經有不少成熟的甜瓜,雲雁回趕緊去告訴雙宜,將此事的嚴重性添油加醋說了一番,最後大家一致同意將果蔬鋪提前開張。
——當然,在此之前,還是要先往宮中送去一批,孝敬官家。
……
桃之夭賣果蔬的分店一開張,因為有前一個鋪子的人氣做基礎,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其實便是沒有,有這兩樣瓜果在,揚名出去也是遲早的事了。
前些日子還在傳說邱家的甜瓜精,人人都說得繪聲繪色,彷彿真的看見了。這下子,桃之夭真的出現了“甜瓜精”,頓時引來一茬又一茬的市民圍觀。
真的是甜瓜精,而且不止一對,是一排排的!全都憨態可掬,胖嘟嘟的臉,胖嘟嘟的身體,連帶笑的唇角都可見,絕非雕琢出來,皮肉統一,可見沒有動過手腳。
還有那些長了字的蘋果,長著各種吉祥話,天然的顏色稍淺,真是神了!
但凡有人來看,無論買不買,掌櫃的都會口若懸河地宣揚一番他們這裡的“人參果”,吹噓種種神奇來歷。店中也貼了畫報,若是識字可以自己看。
別說,很多人都信了,因為的確從未見過有瓜果能長成這樣的。無論是本地土著,還是外番國民,無一人能說出來歷,自然只能信店家的話了。
但是,在汴京市民接受這一點後,隨之而來的則是另一個麻煩……
見到有人端詳貨架上的人參果,掌櫃走過去親切地介紹:“您看,我們的人參果……”
被客人打斷,“這不是甜瓜精麼?”
掌櫃:“是人參果!這個人參果,是飽含日月精華,才會形成這般模樣的!”
“呃,味道還是甜瓜味兒嗎?不會太老吧?”
掌櫃:“絕對不會!”
“那給我來一個甜瓜精啊!”
掌櫃:“……人參果。”
掌櫃非常鬱悶,他發現,無論他怎麼向顧客解釋、推介,把寫著人參果的牌子寫得特別大,人家還是一樣稱其為甜瓜精。
甚至很多客商慕名而來時,都是指名要買“甜瓜精”,大家在談生意之時,難免受到影響,最後掌櫃的自己都忍不住叫起甜瓜精來了。
甜瓜精這個名字,實在是太洗腦了,比起人參果,易於傳播得多。
——饒是如此,並無人真個認為這是有靈的精怪,畢竟這麼多數量,賣得也不是特別特別貴(重點)。
更多人是相信這是什麼獨特的品種,也有人覺得的確吸收了天地靈氣,無論哪種,衝這個外貌,叫聲甜瓜精不冤吧?
掌櫃見滿城皆呼甜瓜精,只得苦著臉去向東家請罪,沒能推廣人參果這個正式稱呼。
雙宜倒是很想得開,安慰有點沮喪的雲雁回:“雁哥兒,大家都甜瓜精甜瓜精地叫,其實導致很多人產生了想吃它的衝動,而不是供在那裡。”
這麼說是沒有任何依據的,畢竟“人參果”這個名字就沒有流行過,但是雲雁回也只能接受這個安慰了,“好吧……唉!也不知道到底是誰傳出來的這個名字!”
……
比起“望情魚”禾花魚是先有戲曲才有別稱,這甜瓜精則是顛倒過來。
當甜瓜精出現在市面上,並迅速揚名,不久後就有人把甜瓜精編進了故事裡,非常的與時俱進。把雲雁回都沒好意思編出來的故事,給編出來了。
這些書會先生模仿著《望情魚》的結構,編了個本子:有人收到一個甜瓜做禮物,因為家貧不捨得,所以遲遲未吃。沒想到那甜瓜中果然有個小妖怪,常常陪伴家中小主人玩耍,還令他們家中的自種的果蔬異常美味。
主人家漸漸發現了不對,便偷偷躲在門外,結果發現了甜瓜從果盤裡跳出來,和小主人玩,玩完自己還會收拾。見狀,主人家覺得甜瓜是個好妖精,便沒有找人捉妖。
當這家人遇到了危險之時,也是甜瓜精幫忙,有人想佔有甜瓜精,主人家也拼死相護。後來,甜瓜精安家在院子裡,主人家漸漸賣水果賺了錢,兩家世代友好。
這不是一個愛情故事,而是充滿了趣味性的全年齡向故事,其中更多的應該是友情、忠誠等元素。
說不上是故事本身的魅力,還是蹭了甜瓜精的人氣,這故事倒也在市井中火了一把。
而作為桃之夭目前另一大主打品牌,那些帶著字的蘋果因為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