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章 竹林聽禪缸,大宋小吏。,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根本沒想過賣出去。

雲雁回大喜,將那玻璃缸買了,雖然比不上現代的純淨,但是也很不錯了,於是又約定訂做一批。

大食商人沒想到以前結下的善緣,現在還有生意找來,也很是高興。

時間不是很夠,若是正經造景,還得等水草慢慢長起來,幸好雲雁回想造的這一個景,很簡單,耗時不長,基本上不必等到,擺完等水澄清就可以了。

雲雁回擺弄了幾日,將景造好了,又把鄭凌選出來的綠毛龜放進去,一看效果果然很好。

鄭凌見了,震驚了,“雁哥兒,這真……真……”

沒法用漂亮來形容,這個景其實很簡單,但他就是被震住了。

而且像這樣的裝飾方法,也未見過,倒有點像把之前雁哥兒弄的樓盤模型套到了水缸裡——這也能套上!

要鄭凌說,這與他們賣的綠毛龜,真是天生一對,互相襯托,彼此抬高了身價!

若是用這樣的包裝法,日後賣綠毛龜價格必然要再提高的。

“你覺得還不錯吧?那就好,我給官家也看一下。”畢竟這是雲雁迴向仁宗申請的,去給仁宗掌眼,證明一下他的商品不止是蹭使團的逼格,也是發揮著自己的作用的啊。

雲雁回將玻璃缸搬到了宮裡,給仁宗看。

還特意請開封府f4來幫忙了一下,這才平穩地把玻璃缸搬到宮中。

雲雁回將玻璃缸放到一張桌子上,陽光從門外照進來,絲絲縷縷的光映進缸中。

仁宗從殿後進來,一眼便看到了玻璃缸的正面,腳步竟不由自主停滯住了。

“……”仁宗目不轉睛地盯著水缸看,半晌才緩緩說了兩個字,“妙哉。”

這水缸中的景色十分簡單,背面缸壁被貼上了深綠色的背景布,透過正面和兩側的透明缸壁可以看到,缸中底部是一層砂石,上面生了一些綠色的小小的水草。

後景是疏密有致的竹竿立在砂石中,宛如一點竹林——露出缸外一點的上部也被鋼絲全都固定了起來,以防它們倒下去。竹身上偶有斑點,更添古樸滄桑之感。

前景,是一尊身披青苔的佛像,坐在砂石上,背對“竹林”,雙手合十,眼眸低斂,面露慈悲之態。

一隻綠毛龜在水中輕遊,帶起的層層水波,穿梭過竹林與佛像,背上的綠毛在水中搖曳……

若是單看這缸中的部分,便恍若一方充滿了禪意的天地,綠毛龜在竹林中游動,姿態舒緩,佛像不悲不喜,奇妙而震撼,讓觀看者的心也平靜下來。

帶有佛教元素的水草缸,雲雁回的同事很喜歡,也做過幾個,要複雜也可以很複雜,比如來個深山古寺。而目前這一種利用竹子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又十分契合現在的需求,所以雲雁回就將其復刻了出來。

果然,迄今為止每一個見到的人都高度認可。

仁宗欣賞了許久,才說道:“我都有些不捨得叫你把這送出去了。”

這個水草缸雖然容易複製,但是,送出去的國禮再做第二份,顯然就沒那麼珍貴了,也不符合宋人的行事風格。

“因為遼國上下崇佛,所以造了這樣一個景。我打算以後賣綠毛龜也搭配這樣的水草缸,已經訂了很多琉璃水缸了。到時,再造幾個別緻一些的,給官家做擺設吧。”雲雁回自然不會放過打廣告的機會,他之前還想再送回幾隻綠毛龜給仁宗呢,可惜仁宗不肯收。

仁宗這次卻是點了頭,“甚好。”

雲雁回:“只是,需要的時間可能久一點,我想造個大景,需要讓缸裡的植物都長好了。”

而且這和現代不一樣,現代有很多幫助建立水草缸裡生物圈的工具,所以想必要花費的時間會更久。雲雁回也沒有那麼高的審美,到時整個景的設計,除了汲取現代的成功經驗之外,還是要靠鄭凌這種搞藝術的。

仁宗懂得好東西是要等待的,“無礙,你慢慢弄吧。”他心裡還盤算著,還可以賞一些給看重的臣子,以示愛重。這樣的東西,雅緻,新奇,很能顯示出他的心意。

雲雁回那邊,當然也會以仁宗這邊的廣告……啊不,需求為重,幫他弄好了才會開始推出新產品啦。

雲雁回這水草缸,只有少數人看到,所以後來也沒有廣泛流傳,耳聽和親眼見到的震撼還是不一樣的,甚至會被人認為是樓盤模型那樣,近似小孩子玩的東西。因此,並未掀起什麼大波瀾。

這缸被仁宗親自賜了個名,叫“竹林聽禪”。

大宋的使團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成猛禽後我啥都吃

塔黃花開

是貓逼我辭職的

花彩雀鶯

首長九代單傳,我一胎六寶打破了

最愛燒洋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