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5部分,三國之我乃劉備,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一個文弱的書生型人物,居然能在叛黨的攻擊下,身受重傷之際,依然從容的撤出了自己的府邸。並且迅速帶兵平叛。而他一直堅持到動亂平定下來後,這才躺回了榻上,這樣一個鞠躬盡瘁的人物,劉備怎不深受感動?
他抓住魯肅的手,埋怨道:“當時子敬你既然到了南門了,也已經通知守軍去平叛了,為何還要硬撐著出來?更何況,那時軍醫剛剛為你取出了箭頭,最是不能亂動的時候。而你偏偏不聽,若是你有個三長兩短,叫我如何對得起你?”
魯肅唇邊一抹白,到現在身子仍是極度的虛弱。
魯肅在聽了劉備的話後。搖了搖頭,輕聲說道:“若我繼續躺著,我才叫對不起明公。想當時雖然有人去平叛,但那些賊兵只認一個死理。只要沒有看見我,他們就以為我已經死了。而只要我死,他們也就敢於繼續作亂下去。所以。在那種關鍵時刻,我若不出去的話,只怕亂子會越鬧越大。那些本來還在觀望的人,就要出來插上一腳了,到時,只怕就是京都大亂了。”
魯肅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劉備自然也早已明白他之所以不顧生死出來站在南門城頭,自有他的用意。
他埋怨他,不過是真心的擔心他的安慰罷了。
從魯肅這裡出來後,劉備立即著手處理這件事情。
他這次的表現,已經不再是“溫和”了。
因為他明白,溫和已經失去了作用,對於他們這些喪心病狂之徒,唯有處以極厲之刑。
當初,若不是對待他們太過溫和了,如何會鬧成了現在這種局勢?
他到此時,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
政治上需要溫和,有時也需要暴力。
劉備回到定都的第三天,他立即召集了所有在定都的文武,當著漢帝的面,說出了自己的處理意見。
屯田校尉棗袛、將軍蔡楊、劉岱,為叛首,皆處以極刑。而他三家的家童在這件事情成了幫兇,在動亂中已經死去三四百,餘者七百多人,全部坑殺。三府之家眷,滿門抄斬,一個也不許留!
為此事,魯肅還向劉備求情。魯肅說,家童為亂,不過是聽從主人的意志。他們主人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幹什麼,他們沒的選擇。所以這件事上,還真不能全怪他們。至於坑殺,是不是過了點?希望劉備重新考慮。
劉備其實也非暴徒,他也絕不希望誅人族,更不會有殺人家的癖好。但他實在震驚於這次事變。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