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7部分,三國之我乃劉備,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一來知己知彼,對敵方部署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二來優柔寡斷,如袁紹之流劉備根本就不把他看在眼裡。
大軍。於三rì後從定都出發,趙雲、樂進、潘璋、馬超等皆隨軍出征。魯肅以衛尉巡視皇城。
然而。大軍未到離狐時,劉備接到了一個不好的訊息。
線人許攸因貪贓枉法被沮授檢舉,許攸還想抵賴,拒不承認。然而,沮授又使出了一個更加厲害的殺手鐧,他不知從哪裡找到了許攸與劉備之間秘密勾結的信函,交予袁紹。袁紹雷霆大怒,當即將許攸抓捕,以通敵叛國大罪,車裂了許攸。沮授代替許攸,成了袁紹三軍主簿。
接下來,袁紹怕被劉備知道,有所準備,聽取沮授意見,當即連夜發兵。讓韓荀攻打太史慈所駐守的白馬,顏良攻打張遼駐守的濮陽。
兩人所領皆增至七萬,共計十四萬。用如此重兵壓境,袁紹算是玩大的了。
是夜。
太史慈所在白馬。
袁軍浩浩蕩蕩渡河而來,有七萬之眾,雖在星夜,也不可能瞞過太史慈耳目。
半夜裡,黃河邊駐軍三百人,將所發現的情況報給駐守白馬關的太史慈。
太史慈當即點齊將領,與眾人道:“各位,本將軍剛剛得到一個訊息。袁軍起大軍數萬,正渡河而來,天明之前將抵達我白馬駐地。”
此言一出,盡皆失sè,紛紛問道:“聽說這次袁紹起大軍八十萬,揚言踏平定都,迎奉漢帝……”
“八十萬?我白馬才萬餘人馬駐紮,如何抵達得住。快快跑吧。”
“不跑?那留在這裡豈不是白白送死?”
“……”
眾人七嘴八舌,太史慈手按佩劍,居中而立,雙目如電掃視眾人。眾人一接觸到太史慈的目光,紛紛避之不迭,議論的聲音也漸漸小了下來。
太史慈鼻子一哼,言道:“明公先前有令,讓我等堅守白馬,不可擅動!諸位還要說什麼?”
“可是?”
一言未了,被太史慈繼續說道:“我等皆受恩於明公,若非明公,焉有我們今rì?大難臨頭,你們卻不思報效,先思逃難,諸位是這樣報答明公的厚恩的嗎?”
眾人墨跡一時,蹙眉道:“將軍言之有理,可敵我勢力懸殊太過明顯,我們以萬餘人馬去抵抗賊兵八十萬,這不是以卵擊石,自討苦吃麼?非是我等怕死,實則審時度勢,不得不為耳。”
這句話彷彿說出了眾人的心聲,紛紛點頭道是。
“第一!”
太史慈將按劍走在眾人中間,打斷了他們繼續撤退的心思,乃侃侃言道:“袁紹雖號稱八十萬人,以我度之,實則不過一二十萬而已。第二,袁紹首次發兵渡河,絕不會全軍殺來,這路所來賊兵,以我猜測,不過兩三萬而已,實乃前鋒探路部隊。若我等被這區區兩三萬人馬就嚇得撤了兵,不說明公那裡無法交代,就是袁紹也必將小看了我們。我們不戰而退,跟助漲敵人囂張氣焰又有什麼區別?請諸位好好想想。”
“這……”
眾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雖然不瞭解太史將軍是如何斷定袁軍只來了兩三萬人馬,但他們還是不能放心。畢竟袁紹八十萬人馬將要渡河的訊息早已在軍中傳開了,他們不能不有所顧忌。
“就算如將軍所言,賊兵不過兩三萬人馬,但也比我白馬駐軍多出了兩三倍不止,我們就算暫時堅守住了一時,若是賊兵後續人馬殺上來。我們還不是照樣受困敵人包圍之中。既然早晚要為賊兵所為。不如早早退去。若是被他大軍雲集白馬城下。只怕我等連突圍都不可能了。”
太史慈長聲道:“諸位考慮得甚是。但各位別忘了,明公的命令只不過是讓我等暫時堅守,勿要擅動。等他帶領大軍從定都而來,我們的任務自然也就完成了。到時我們照樣從容撤退,諸位何疑?”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眾人還有什麼可說的。
他們雖然不是太史慈親手帶出來的部隊,但相處數月已來。也大概摸清了太史慈的脾氣,太史慈既然決定要幹,他們身為部下的,如何百般推遲?再說,他們中許多人也聽說了太史慈以前諸多的事蹟,比如北海被圍,太史慈單騎突城,給劉備送信。又比如,江東之時,他與小霸王孫策之間的憨鬥。皆是傳得神乎其神。對於這麼一位神奇將軍,他們自然也是言聽計從。不再刁難。
部下又問道:“如今賊兵涉水而來,將軍準備用什麼計謀對付他們?”
太史慈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