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4部分,三國之我乃劉備,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人,居然知道自己心裡所想。他此次北伐袁紹,最擔心的當然是後方的穩定。如果劉表被袁術利用了。結成同盟,那必對他不利。如今聽到伊籍這番話,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隨即哈哈而笑。但轉念一想,想起一事來,乃問道:“對了,袁術去年不是在跟交州計程車燮打嗎?如今怎麼又惹起荊州來了?莫非他已經將交州擺平了?”
伊籍搖了搖頭:“很難說!據我所知,這袁術發兵入交州,先時還吃了數次敗仗。但後來不知因何,形勢突然逆轉,士燮大敗,損兵折將無數。到後來這士燮是歸順了袁術,還是與袁術重新劃開疆場而治,這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在去年十月份時他們也就收兵回了豫章,再後來,便突然襲擊了我江夏渡口,殺我荊州無數將士。”
“嗯,這事回頭有必要讓趙牛深入瞭解一下!”
劉備這麼想著,已然同著伊籍出了屏風。劉備當即為魏延釋綁,請他上座,登壇拜將,暫時用為牙門將軍。魏延看到劉備如此不計前嫌的任用他,也是壯志徒起,酒席上慨然說道:“這次討伐袁紹,吾必為公殺敵十萬!”只惹得左右將軍鬨笑,皆有不識,唯有劉備為其語所壯,席上敬他一盞。
席後,伊籍代表劉表與劉備簽訂了協議。
協議規定,一,蔡瑁立即將十萬軍隊撤出父城,退守魯陽,不得擅自越界一步;二,將罪魁禍首魏延交與劉備,聽憑處罰;三,當然是強調和平共處等等……
臨別時,劉備手執伊籍,言語懇切。
伊籍也是感激涕零,只沒把將yù效忠,懇請劉備收留的話說得更加透明些。劉備當然知道適當的給他期待,並不把話說得太滿。
兩人也就在父城關下告別。
劉備一面讓人接收了父城關,也就準備收拾著回定都。但就在這時,魏延突然提議,說故都洛陽殘破,不如大軍兜到那邊看看。當然,這不是純粹的旅遊,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先時,劉備以鍾繇坐鎮關中,為司隸校尉,但他駐軍長安,跟洛陽相距太遠,鞭長莫及。及至袁紹讓他二子袁熙鎮守幷州以來,時有勾結南匈奴南下,劫掠河內,有染指洛陽的架勢。魏延所勸,正是為劉備著想。
劉備心想自己都來三國這麼久了,就連故都洛陽都沒去過,只知道十八路諸侯討董時,洛陽已被董卓一把大火給燒了,所以他對洛陽也沒什麼印象了。及至聽到魏延的提議,劉備頓時眼前一亮,心裡琢磨著,來三國不去洛陽那多沒勁。以前他一直駐守彭城,洛陽先後被西涼勢力和曹cāo勢力所控制,他要看也不可能,現在有機會了,為什麼不能去?
旁邊魏延接著道:“而且,我等去洛陽後,可先在那邊休整下來,等到袁紹誤以為我們的大軍真的在洛陽時,我們卻突然渡河從野王,經過太行山,然後出其不意,進攻黎陽。黎陽一破。立即發兵鄴城,到那時,袁紹就算再能掐算,也已是回天乏術了!”
劉備一聽,眼睛猛然一亮,所謂的“出其不意”,實乃大作啊!
劉備當即撫掌道:“是上天派你到我身邊的,好!就按照將軍的意思,立即發兵洛陽!”
“真吾主也!”
魏延一高興,立馬躬身稱謝。
“呃?這話……”
劉備怎麼覺得他的這句話怎麼這麼熟悉呢。原來當初曹cāo召見郭嘉,與語一番後,郭嘉也曾同樣感嘆過。大概,不論何人,發自內心的愉悅都是不約而同的吧。魏延聽劉備這麼說,立即怔住:“明公,有什麼不妥?”
“沒有,沒有。”
劉備呵呵一笑:“我是說你的主意正合吾意!”
……
……
洛陽!
這就是洛陽。滿目的荒涼,芳草萋萋。屋瓦斷裂,飛鳥悲鳴。董卓一把火將洛陽燒了個乾乾淨淨,將洛陽的人口幾乎遷移到了長安。如今的洛陽,成了一座死城。當然。漢帝東遷,曾途徑此處,準備光復舊都,於是。命人在洛陽內建了許多房舍。但他只還沒來得及住下,曹cāo派來曹洪,又將他無情的劫持走了。也正是漢帝的東歸。稍微給暮氣沉沉的洛陽城帶來了點生機。起碼,不再是千里無人煙,左右也漸漸聚集民戶數千戶,只是,就這麼幾千戶對於昔rì大漢朝龐大的dì dū來說,實在是孤寂得很,甚至可憐!
劉備一陣感嘆,心裡默然不語。似乎,此刻,只要走在每一條路上,看著瓦礫燒過的痕跡,他的能清晰的感觸數年前的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身後跟著程昱、滿寵等人,他們聽著劉備一路的嘆息聲,心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