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部分,三國之我乃劉備,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心的話,給了袁術許多珠寶。
在將信交給使者時,劉備突然問陳宮:“我剛剛跟袁術使者鬧翻,這時請和,袁術會同意嗎?”。
“會的。”陳宮神秘的笑了笑,胸有成竹的回答。
豫章。
袁術剛剛還因為使者受到羞辱,以及使者帶回劉備在江對岸雲集數十萬兵馬的訊息而憤怒和恐懼交加,突然又接到劉備使者的這封書信,還有看到地上放著的數箱珠寶,袁術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講和?”
袁術看到上面的字,心裡還是一萬個疑惑。但對信上劉備的謙卑之詞,還是很受用的。
他拿不定主意,叫來主簿閻象。
閻象看了書信,跟袁術說:“講和吧。”
“不行”
袁術一向特立獨行,聽閻象說‘和’,他就偏偏懷疑:“劉備辱我太甚,剛才還要跟我開戰,現在就要跟我講和?先前侮辱我使者,現在又對我恬不知恥的笑?哼,他這一定是遇到麻煩了。對,只有遇到了麻煩,他才突然要跟我和好。”
閻象緊皺著眉頭,說道:“就算劉備他出事了,我們也得講和。”
“為什麼?”袁術很是氣憤他這樣的言詞。
閻象道:“有句話說得好,攘外必先安內。我等剛剛誅殺朱皓、攆走華歆,又屠殺了許多豪強大門,再加上還有許多華歆和朱皓的殘餘勢力在山徑裡與我等遊擊作戰,目下正是人心未服,兵困馬乏之時,豈可因為一時衝動而義氣行事?劉備與我等講和最好,正是巴望不得的事,如何不同意?我等正好可以利用這機會安定境內,剪除異己,再徐圖發展,這樣才是穩抓穩打之策。”
袁術沒有話說,同意了閻象的意見。其實要說到不同意,也是違揹他內心的想法。
“若劉備舉數十萬之眾而來,我焉能抵擋?劉備不來最好”袁術,想。
劉備在得到袁術的答覆前,已派了李典、鄧當為先鋒,早幾日先行,兵救壽春去了。
在派誰以詳兵救青州的事上,劉備聽從陳宮意見,只讓樂進帶了本部五千人前去。按照自己意思,只用虛張聲勢即可。
當然,壽春雖然緊急,畢竟後方的穩定才是最重要的。
劉備特意去了趟皖口。在皖口,徐盛的水軍已經集結在此,將江水都堵了起來,江面上,只見船隻如蟻。
皖口在這之前畢竟只是以險要出名,此地建設也是極少,甚至長長的江岸上,只有一個小小的渡口。周圍人口雖然多,但也只是一個鄉。劉備來後,為了鼓舞徐盛在此駐軍和開發土地,特地撥給了他一筆數目不小的金額,讓他擴建江岸碼頭,建設水柵,召集流民。將皖口的單位從鄉晉升為縣,讓徐盛以橫江校尉領皖口長。
“皖口乃遏制袁術勢力反撲的第一要地,文嚮可為我守好。有什麼困難可跟我說,我當儘量滿足。”
劉備跟徐盛這樣說時,徐盛卻是一點要求也沒有,他說:“明公只管放心,就是死,我也要守好這裡只要有我在一天,袁術他休息踏進廬江一步”
劉備見他說得如此認真,禁不住眉毛一鎖,心裡說高興沒有,反而不知為什麼心驚肉跳。
離開皖口,劉備不由長嘆:“徐盛何要說這些喪氣的話,恐非吉利之人啊。”
回來後,劉備倒增了一層憂慮,始終放心不下。
他想到,侯成乃是一個‘福將’,何不將他留給徐盛?
劉備想到這裡,立即叫來侯成。
他先將他從牙門將提拔為假司馬,這才跟他說:“我欲讓你做徐盛將軍的副將,你可好好輔佐徐盛將軍守好皖口,戴罪立功,等我回來自有封賞。將軍可好好幹,莫要辜負我對將軍的期望。”
侯成一聽,當真高興,想不到剛剛降職,還沒兩天又升了一級。要說做徐盛副將,那也是願意的。他早聽說了徐盛的名頭,知道他是劉備三支主力水軍的其中之一頭目,前途無量,焉有不願從之理?
侯成拜別劉備後,也就去皖口赴任了。
沒兩天,徐盛也就寫來信,特意謝過劉備的厚恩。
劉備臨行前,當然照例召見了甘寧,跟甘寧談了半天心思,卻不說半句公事。
甘寧待劉備走後,心裡嘆道:“若不是廬江新定,無法丟開,我倒是願意跟明公去壽春走走。嗯,我雖然不能去,倒是可以讓夫人代去,這樣也不枉明公待我知遇之恩。”
甘寧找到劉備,向劉備請求:“若明公缺少將用,我夫人雖不才,卻也頗有氣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